【敘事11講】雋永的儀式:家族中流傳的儀式的意義探討(2023年3月更新)

[2023年3月7日更新]

在敘事的家族治療中會思考家庭儀式的意義,而這也是我常用於實務工作上的概念:「談談家族中流傳的共同喜歡的儀式」。

每個家庭都有儀式,而不同的家庭可能會有相同或不同的儀式,即使看來類似的儀式都藏有不同的意義,比如我們家的儀式是過生日吃蛋糕(擺上桌的幾乎是提拉米蘇),咖哩飯是流傳四代以上的食物(每個人都喜歡吃)等。

先說說一般家庭生活的儀式吧!

  • 用餐時間,例如有人家固定晚上七點一起吃飯,在吃飯中聊今天發生的事等。通常敘事會想了解是誰先吃?誰最後吃?吃的時候的互動是什?可以聊的話題是什?不能聊的話題又是什?餐桌上通常擺什麼食物?意義為何?等。
  • 生日,家庭的重要節日慶祝也是敘事關心的地方,比如都是怎慶祝的?參與的人是誰?會擺上什麼食物?彼此的連結又如何?等。
  • 度假(或假日休閒),像我們家就是小時候六日都會出遊,但自從我國小畢業後這個儀式就消失了,直到近幾年有幾次會一起出國旅遊,因此,敘事也會想了解家庭多常一起出遊?喜歡的度假方式是什?在這過程家庭角色有無變化?誰來規劃此旅遊?誰會參與?等。
  • 紀念日,這非常多種,像是結婚紀念日、搬家的日子、父親節、母親節、離婚、忌日、戒酒日等。敘事會關心的是這些紀念日過與不過的原因?
  • 家庭打掃,我們家每年都會大掃除,但這個儀式也在我國小時候斷了,最近這幾年又開始恢復定期打掃丟東西的儀式。所以多久打掃一次?誰在掃?互動方式如何?也都能談談

以上這些是常見的,當然也有你們家獨特的儀式,那就有待你想想嚕!

再來,來看看家族儀式的主題有哪些:

  • 成員,例如誰是家庭的成員?誰不是?等
  • 療癒
  • 自我認同的定義與再定義
  • 信念表達再協商,特別是指兩個極端的信念思考
  • 慶祝

當然評估家庭儀式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那要思考的是:

  • 低儀式:指家庭沒有慶祝的儀式,家庭也沒有要改變,或家族較少參加社會文化的儀式,例如中秋不烤肉。這會影響家庭連結及家族的角色變換,如沒有慶祝成員學校畢業,少了其心理過度階段。
  • 僵硬的儀式:只用一種方式來慶祝,不允許儀式有變化,或偶爾有些改變,較無彈性。
  • 扭曲化的儀式:只有部份成員參加慶祝,例如母女會一起慶祝生日但沒有父親及其他成員加入。
  • 空泛的儀式:慶祝變成一種責任,失去真正的意義,變成家庭成員的壓力。儀式被打斷或無法開放地去經驗它也是一種,這較常出現家庭突發重大變化,如死亡或移民,家庭成員無法完整的經驗儀式過程(我家就是)。
  • 彈性的適應儀式:針對年紀或不同的狀況去設計儀式像是國小時的生日會到大學生日慶祝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在儀式的主題上,我最常運用的就是食物的儀式,它如何傳承在家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與彼此連結都是我重視的地方。

了解儀式與建立儀式是重要的,儀式可以創造也可以修復,你也可以運用在自家的生活裡

The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