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52 | 「房間裡的大象]隨想(沉默的串謀者)

很久沒寫日記文了,去年(2022年)聽到廣播介紹「房間裡的大象」這本書,當時就想寫寫感想,不過一直沒寫就是。

早在多年前(可能有20年)這本書就有中譯本,2022年它又重出江湖,它闡述的是不論是個人、學校、家庭、社會、國家等不同團體或組織中存在的沉默共謀:我們都知道但我們都不說的事(公開秘密),基本上這算是社會心理學的範疇,最極致的寫照就是國王新衣的故事,故事中大臣、民眾為了不要得罪國王硬是睜眼說瞎話說:「國王穿的衣服好漂亮、高貴….」,直到一個小孩說:國王沒穿衣服…,才有人開始附和…,雖說這也算是種從眾行為但我認為「沉默共謀」是很貼切的形容詞。

這讓我想起9年前的某件事:某諮商所欠我錢,我跟對方討錢最後所長說是我沒同理心不會體諒他們營運困難…,什麼鬼?!我真是見鬼了而且還是看到吸血鬼,所以,我身為心理師就必須犧牲奉獻?!後來我就跟對方說掰掰,雖然最終他還是有給我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沒討他也不會給我),時隔多年我仍將此諮商所列為「黑名單」,這位所長認為心理師必須「溫暖地同理」他,實質上他利用他的權力是在剝削、壓迫他人,相信這現象現在仍是繼續存在,只是「換湯不換藥」,比如有些諮商所要求新手心理師、實習生的督導必須是該所所長(所長除了抽成、用免費人力外,還要賺督導費),這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事,為了生存心理師必須縱容這種事?!這我就不繼續說了,以免越說越傷人…

「沉默共謀」不只是在諮商所內,只要是職場、團體、家庭都有,只是有沒有人要當吹哨人罷了!有沒有人公開談論這些事罷了!多數人為了「存活」在這些組織、團體裡所以不說,說了就是你離開的時刻(或是倒大楣)。

不過,我會不會也曾在這共謀裡?我認為有時有,有時沒有,基本上我是以「邊緣人」來作為自我保護的盾牌,不過其實仍是無法接受這些,所以大多還是選擇離開就是,要我為了生存吞下真的是強人所難。

說真的如果這社會沒有人當國王新衣裡的小孩那這「沉默共謀、縱容」會越來越大,就像個大象般的存在而壓迫到更多人,比如這本書談到的家內性侵或是政治事件…,權威者通常因其握有權力而操縱他人(帶風向)並滿足其自身需求,組織(團體)內的人因害怕、恐懼而默不作聲,「真相」的敵人就是多數人都沉默及縱容,不過「吹哨人」通常都是被討厭的,因為他逼所有人睜開眼睛面對事實,所以多數人當鴕鳥不想被貼標籤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你以為「得體的禮貌、不好奇」災難不會降臨在你身上?當然最後災難還是會降臨在你身上,因為當你看著他人「受害」你選擇沉默,別人也不會在你「受害」時為你發聲就是,我認為身為治療師是要「覺察」這些,不然也是會跟個案共謀,這我就不繼續講了以免越說越傷人…

這本書的作者最後提到可以為「共謀」命名,我認為這方法不錯,這樣才不會被當「白目者」,而且講了才有機會讓「大象」消失,不過說真的以人性而言我認為「大象」永遠都會在,舊的消失新的也會繼續出現,最後分享個實務經驗:在家庭裡的大象若沒人談論的話很容易導致家庭成員焦慮、憂鬱等症狀,甚至變成有精神疾病。

以上與你分享,謝謝收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