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9 | 張懸酒駕新聞隨想:淺談成癮(2023年2月更新)

[2023年2月8日更新]

話說前幾天(2016年6月)google新聞時,不小心看到張懸酒駕標題,內容不聳動就像小事一樁的帶過但敝人對於此事太敏感,決定小題大作一番,檢討張懸可能會引來粉絲攻擊,導致網站掛掉,只好避重就輕地檢討酒駕,酒駕背後是成癮議題,請繼續看下去…

成癮問題

根據臨床經驗發現,很多酒駕者隱藏著成癮問題。雖說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不瞞您說,這船上有2/3乘客跟酒癮可能無法脫離關係。兩者關係匪淺,所以酒駕不能只考慮刑責問題,也要進一步探討酒癮問題。

酒不好喝但很多人喝,它的魅力到底為何?酒精入口後會快速地被吸收並麻痺大腦功能,人們說喝酒感到放鬆就是麻痺大腦產生的效益。而且只要每周有喝點酒的習慣,你在看到跟酒有關的圖片會比沒有喝酒習慣的人的反應與連結來得快速(跳過思考面)會很想喝酒,成癮就是從這麼丁點的習慣開始。

它是:

1)渴望:想要喝的強烈需求或衝動,這種渴望是你非喝不可的狀態。

2)失控:不論如何都一定要喝酒,無法自我控制感。

3)耐受性:你會越喝越多且越來越需要喝更多的酒來得到快感與滿足感。

4)戒斷:酗酒後停止喝酒,會出現像是噁心、盜汗、顫抖、焦慮等戒斷症狀。

以上適用任何成癮,包含購物、咖啡、毒品、網路等,當然,現在還是在討論酒精成癮。

你會發現在很多酒駕者身上可以看到以上幾點,他們心理也知道但知道不是重點,重點是願意承認與否,酒駕之所以會有重複性問題在於他們習慣合理化、情緒困擾嚴重、缺乏自我覺知與承擔責任的能力等。

以下繼續到最後為您一一解說:

合理化

合理化是一種防衛機制,它是人們使用看似社會接受或恰當的理由來減輕錯誤產生的羞愧感或焦慮感等,以保護自尊。簡而言之,是一種生存機制,健康地使用可以增加社會適應,但過度使用則會使其陷入自我欺騙的鴕鳥世界,最後忘記自己是人誰。

最常聽到的合理化就是:「警察抓錯人….都是政府法律有問題…我也只不過喝酒而已」,每次聽到這些人在講這些,是很想拿榔頭敲下去。合理化與無法承擔責任是密友,無法承擔責任的人內在住著一個寶寶,寶寶世界就是別人要以他為中心的餵養他,明明已大人樣怎會內在是小寶寶呢?通常是因為有情感創傷或其他,此部份請看後續報導。

情緒困擾

根據實務經驗,發現很多酒駕者都有憂鬱或焦慮的議題,有些甚至是情緒的創傷導致,這類情緒困擾會隱藏在某些狀態下而且是長期且很難改善的狀態。

缺乏覺知

酒精會傷害大腦功能是確定的,因此若長期沉溺在酒國世界,會導致認知功能變弱,而覺知是一種後設認知能力,當你的認知功能損傷,很難發展出後設認知的能力。因此,你會發現有喝酒習慣的人會不承認自己有成癮問題,來自於此能力不足。

很多人要到有嚴重的戒斷症狀才會真的意識到自己有成癮的問題,癮君子是條不歸路,請別輕忽它的存在。

備註:心理學小常識

後設認知,1970年代Flavell開始使用metacognition一詞,定義為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與結果的知識,也是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主動監控與調整,例如你會檢視自己閱讀方式是否適合考試,像是內在的自我監控機制,或是,你省思自己的某些事情,然後發現歐,原來是這樣的…,像是另一個我在看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