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小嬰兒一直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尤其當他無法停止哭泣時,往往令人手足無措。寶寶無法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當所有安撫都無效時,又需要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父母就會感到挫折。若又受到外在他人或長輩的言語叮嚀時,例如:怎麼當父母的?!怎麼不把孩子騙安靜!更是給父母極大的壓力。有時候無法安撫寶寶的父母除了對自己感到不滿意外,也會對孩子生氣,影響著往後的親子關係。
而寶寶到底為何哭泣?是父母與孩子前世相欠債?父母不適任?還是寶寶生病了?寶寶被驚嚇,要收驚?在此,將藉由認識寶寶哭泣的原因,去思考、理解孩子,並進一步讓父母了解可以做些甚麼。
哭泣攸關生存
寶寶最需要幫忙的時刻,就是哭泣的時候。因為當胎兒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受到子宮的安全包覆,情感上是「整合」狀態。雖然也會受到媽媽不同情緒狀態的影響,但還是可以待在安全的環境中。但出生後,因著外在環境的劇烈改變,讓寶寶在被生出的當下就經驗到第一個「去整合」狀態,對寶寶來說是一種攸關存活的焦慮與恐懼。因此會透過大哭來尋求幫助,例如:寶寶透過被包覆或抱起,找回熟悉的安全感,也就在經驗「再整合」狀態。
寶寶在出生的頭幾個月都不斷經驗著「去整合」、「再整合」的循環。在這樣的循環中,寶寶會感受到極大的情緒,卻又不知道那是甚麼,以及怎麼辦。往往就需要透過哭泣來依賴照顧者的回應,幫助自己經驗這些情緒,以存活下來。若在此階段無法藉由哭泣得到照顧者的幫忙,將會過早的發展防衛機轉,影響未來身心發展。
哭泣的理由
Winnicott認為哭泣的理由分為四種:滿足、疼痛、憤怒與悲傷。要不是給嬰兒括肺活量(滿足),就是苦惱的訊息(疼痛),再不然就是表達生氣(憤怒),或是哀傷(悲傷)。
對多數人而言,哭泣往往是感受到苦惱,很難想像哭泣有滿足的可能。其實哭泣就像身體的運動,對寶寶來說是一種生理功能的練習,是健康與強壯的徵兆,也一個嶄新的成就感,且要達到足夠的量才滿意。對寶寶來說,大喊大叫、用各種形式哭鬧,也是很興奮刺激的。
當寶寶因疼痛而哭泣,我們通常曉得是寶寶需要我們幫忙。此時,他會發出一種尖叫,或是刺耳的聲音,並給一些指示,讓我們知道他的麻煩在哪裡。例如:肚子痛就會將雙腳縮起來。畢竟疼痛對新生兒來說並不舒服,他需要用力哭泣以告訴照顧者,獲得改善。
寶寶憤怒的哭泣時,有時會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我的哭鬧。許多大人並不欣賞孩子這樣的表達方式,會斥責孩子:小孩沒情緒。但其實這代表寶寶對媽媽還有信心,希望透過哭泣改變媽媽。一個失去信心的寶寶是不會生氣的,只會用幻滅的方式哭泣,或用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來表達。
寶寶在一出生就會因痛苦而哭泣,等他懂事後也會學習到因憤怒而哭泣,當他因悲傷而哭泣時,就表示已經會預期痛苦了。而傷心的寶寶需要照顧者身體和愛的回應,因為他還處於哀悼的狀態中,不需要用分心的方式讓他忘卻悲傷,哭一哭對他比較好。
寶寶哭泣時,爸媽要怎麼辦?
寶寶哭不停,父母之所以很驚惶,除了因為寶寶很脆弱、幼小,讓父母擔心是否有嚴重的生理狀況,自責自己照顧不周。有時寶寶的哭聲也會喚起父母對自身哭泣的經驗,讓父母分不清楚是現在或過去的情緒,例如:生氣、驚慌。使得父母會迫切的想要快速處理目前的困境。
嬰幼兒心理健康治療師孫明儀表示,在孩子三歲前,不應該期待他不哭泣。孩子之所以可以縮短哭泣的時間是因為對哭泣的經驗歷程已有記憶,但新生兒並沒有能力思考,也沒有累積經驗來理解自己。
爸媽可以做的就是透過不同的安撫方式,傳遞愛與理解,讓孩子透過爸媽的回應感受到自己目前正在經驗的情緒,而後包容自己的情緒。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就像鏡子,照映出自己及其內在感受,而後孩子才有能力理解自己。
Winnicott提出:【夠好的母親】的想法,要提醒大家做父母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夠好!不需要「克盡母職」,因為母親天生就會「善盡母職」,要信賴自己天生的本能。也許,無法立刻讓寶寶停止哭泣,但絕不等於你就是失敗的父母。透過不斷嘗試,累積夠多成功經驗後(前提是:沒有讓寶寶哭到絕望的狀態。),當父母這個角色就會變得舒服、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