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事8 藝術治療入門 3:後現代治療取向(2023年2月更新)

[2023年2月7日更新]

2011年時閱讀藝術治療書籍時寫下兩篇入門文(第一篇理論介紹 , 第二篇技巧簡介),其實我當時已全看完書,只是沒寫下太多紀錄。現在來補篇敘事取向的入門篇好了,之前沒寫下是因為書中提到的訊息實在太少,只好自己思考與發展。時至今日,還在思考中,不過就再次來看看書本中的這一小章節。

後現代取向藝術治療:焦點與敘事

焦點與敘事都是著重問話,結合藝術取向則是以作品來回應問話。案主可以有更多時間思考諮商師的問的問題(包含創造力與想像),而作品能提供有力的視覺意象,助於釐清與理解問題。

使用焦點解決取向很重要的目的是:改變有問題的行為與觀點,找到資源並尋找解決之道與挖掘力量,我認為若是以藝術形式來工作,很適用連環圖或六格畫的技巧。

2010年左右,我做過一個以六格畫為主的工作坊,當中除了創作其實還問了很多問題,像是每一格彼此間也可以對話,例如資源想跟主角說什麼?困難想跟主角說什麼?等,使用敘事治療的目的就是透過問題外化與見證,找到力量重新建構自我認同。藝術的作品就是外化,屬於視覺形式的外化,有助於案主更去覺察問題,表達性藝術可以促使外化更能以多樣面貌呈現,作品本身就是敘說的一種形式,而敘事治療其實很依賴語言,採用藝術取向可以增加具體化減少抽象思考的困難。

不論是焦點或敘事都很強調挖掘力量,我個人認為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見證,跟頒證書給案主是一樣的概念。

治療師仍可以以問話工作,而案主可使用藝術創作來回應問話,例如你覺得問題長怎樣?可否用圖畫呈現?你如何命名問題,可否以一張圖畫來呈現?當你被它干擾時,那時候的你是怎樣的你,可否以畫圖或其他方式呈現?等。

這些作品再重新建構故事時仍可用到,我想到的是拿出原先問題故事的創作,請案主思考這個問題可以有怎樣的新樣貌,你會如何重新使用之前創作來重新創作一個新的作品?搭鷹架時也可以使用,請案主一步一步的將過程以創作形式呈現。

在實際操作上,我覺得一直請案主做創作來回應問話實際上有困難,所以之前的作法仍會以不同形式問話來搭配,這部份就不太去思考心理動力,值得省思的是藝術治療最初是架構在心理動力的理論上,若應用於後現代治療取向,視覺化等於外化?如此而已?也許你也可以多想想。

參考書籍:藝術治療心理專業者實務手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