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於2023年9月23日更新]
雖說我不是醫生也不是藥師,不過還是可以就我的立場來回應這個問題,這算是兩個問題構成,也有些個案反映過吃身心科的藥物就是越吃劑量越高,有些人甚至擔心會上癮(這好像是個迷思?!),也曾有藥癮個案說毒品就是跟吃身心科的藥一樣,我當時心想:這實在是很會合理化。不過,話說回來針對此問題我的回應如下:
多數人吃身心科的藥物多是鎮定劑或抗憂鬱劑等,基本上我認為不會上癮但會藥物依賴,比如當你情緒起伏很大不知如何因應時,可能就直接先吃個藥讓情緒不要失控,長期下來當你感覺快失控時就會先吃藥,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你會過於依賴藥物的效果而失去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雖說在高度焦慮或憂鬱時要調節情緒不是太簡單但這是可以練習的,比如做放鬆練習或轉移注意力,吃藥是被動性的控制情緒,而調節情緒是主動性的行為,我認為喪失情緒調節能力大概就是吃藥的後遺症,也許真的會越吃劑量越高,但這跟上癮還是不同的概念。
判斷上癮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吃(做)很痛苦且無法控制不吃(做),然後吃到最後耐受性增加,不論再怎麼調高劑量(時間)都是無法達到滿足感,所以上癮的重點是滿足感達成越來越難,沒有使用會非常痛苦且無法控制。
的確,有些毒品就是身心科的藥物,但差別當然就是成份跟劑量,會製成藥物當然是有其安全規範,在醫療使用上不太會危害人體,而毒品很多根本已經不知道成份是什麼了,即使知道也都是超高劑量且保證危害人體。把這兩者混在一起談是自我催眠,也就是合理化的說法而已,舉個例子,我很久以前開過刀,開刀後傷口痛到不行結果護士幫我打了嗎啡後也還是痛
根本沒差多少,但最多也只能打這個劑量而已。當然長期使用嗎啡錠止痛是會依賴但我認為跟上癮是不同的。
不過說到這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擔心吃了身心科藥物會有問題,這我不否認,的確有些人長期吃這類藥物有影響到大腦功能,只能說所有藥物對人體當然只是改善症狀而非變健康,且吃了某個藥若有副作用還要用另一個藥來改善,的確是不太健康的事,像是我點多種眼藥水也都會出問題造成眼睛很不舒服,所以要衡量病情及用藥量如何達到最好的效果跟最少的危害,或是吃藥還是比不吃好當然就還是遵照醫囑。若是想減輕藥量那就要自我改變,不改變心理狀態如何減輕身心科用藥量?所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心理健康也包含在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