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治療10 | 小劇場爆棚怎麼辦?聊聊認知反芻、反芻思考…

這些年一些個案不約而同表示有時睡前會自我反省今天到底做了什事要怎改善,但卻越想心情越差;有些人則是會不自覺對某事重複想然後心情不好;有些是從醒來的睡前都會重複想某件事,其實我有時也會自動化把一些事重複想,像是今天個案說了什麼?我做了什麼?之類,或是我因身體不好然後搜尋資訊看到某些訊息後又繼續想要怎麼辦…,所以這算是一種大腦會自己啟動的思考模式,不過在許多憂鬱、焦慮傾向的人身上會很明顯,通常的說法是想太多、小劇場太多或太在意本身的情緒、想法,專業點的說法是認知反芻,它指的是人將注意力「反覆」集中在負面的情緒和症狀的來源、意義、後果等上面;當然這也是一種反芻思考:就是是重複想同個事件然後重複經歷當時的感受,或是在重複想的過程中想著不同的結局但已於事無補。

在有身心症狀的人身上多是擔心自己的焦慮、憂鬱、恐慌一直都沒好,然後就又更焦慮,或是強迫性自我檢討哪裡要修改,記得之前念研究所寫自我反思作業寫到有點生氣覺得頭超痛,有時寫到已經不想再自我反思,後來因練瑜珈這現象有稍微緩解,不過直到2013年因我搬家時搬家公司估錯價然後我不小心地「自我反省」一下後他們就說是我的問題要加錢,這件事我發現自動化自我檢討不是好事,所以自此之後決定不再這樣,我要說的是過度的認知反芻、反芻思考除了造成情緒困擾外也會造成生活困擾,而且也不一定健康。

若是已經有焦慮、憂鬱的人因不斷認知反芻,會變成不斷自我譴責、批判、攻擊,使焦慮、憂鬱停不下來,嚴重點的會在第一個念頭就迅速連結負面想法然後就有負面情緒,並延伸到人際、關係問題,比如某人做了某事是因為他覺得我怎樣(個人化),反芻思考亦容易造成情緒爆發。

面對這問題,通常我會在心裡自我對話或自我安慰,像上述的例我會讓自己站在客觀立場去看事件過程到底是誰的問題,客觀來說當然是搬家公司的問題,釐清歸因後就不會自我譴責心情也好些,我有時也會轉移注意力來中斷它,像是寫寫文章,透過寫東西啟動另一個思考模式以緩和情緒。

在諮商中我通常會建議的個案練習按暫停鍵、自我對話、放鬆練習等,但這些效果如何呢?根據個案們回饋放鬆練習最有效,自我對話次之,按暫停鍵排第三,所以結論就是讓大腦休息效果最好,包括睡覺。

以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