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棧 | 因應新冠肺炎來襲的心理措施

本文刊登於停泊棧2020年4月 第97期刊

文 / 熊恒瑂

去年歲末,101上演了一場盛宴:煙火一層又一層從大樓綻放,灑落在黑夜中與樂聲一同在星空漫舞,人們的驚呼聲也不絕於耳,如同置身《睡美人》童話裡的歡樂宴會,閃爍的「新年快樂」四個字則是最後的嘉賓,像仙子般地吟唱幸福與希望。不過,遺憾的是新型冠狀病毒就像故事中不請自來的巫婆,對2020年的開端下了詛咒,為世界帶來無以名狀的災難。

約莫在1月20日午後,中國一名武漢市民因連續發燒且全身痠痛無力,在診療無效後,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報告顯示肺部可見的毛玻璃密度影像,可能為病毒性肺炎所致。自此,肺炎疫情爆發。依3月初WHO數據指出,全世界確診病例為90,893人,死亡人數3,110人,推估致死率約為3.4%。1月下旬至3月31日台灣共322案例確診,境外感染276名,境內則是46名,5人死亡,且每天有新增案例。

焦慮和恐懼是自我保護機制

自從出現首例致死案例後,便喚起人們對2003年SARS肆虐的陰影,恐慌的氣氛再度籠罩整個社會,駭人程度就像在電影《危機總動員》中的景象:一群戴著防護面罩,身穿黃色防護衣的醫學團隊抵達非洲某個小村莊時,他們看見遍地屍體皆七孔流血死亡,還有許多發出哀嚎聲的村民。

在人類歷史中發生過多起大型傳染病,如黑死病、天花……,總造成諸多傷亡,而這次也不例外。雖然,台灣疫情控制尚佳,但人們接收的恐懼指數已凌駕客觀數據,遭受的威脅感並不亞於SARS當時,主因可能是肺炎的傳染率是SARS的5倍,且迅速地擴散於全球各地,影響層面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各個角落,高度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不論有無被傳染的危機,都無法倖免於外。

因此,當人們不斷接收大量訊息,害怕或焦慮等負面情緒也會不斷升高,不斷冒出擔憂的想法,如「我會因去了哪或做了什被傳染嗎?」、「得到肺炎是不是就要死了?」、「要是沒人出去消費,會造成經濟大衰退嗎?」……,這些想法縈繞於腦海會使情緒陷入膠著,行為隨之過度反應。為處理這些真實或虛構的想法,人會啟動因應措施,對抗壓力。

壓力可以激發出潛能

漢斯.薛利(Hans.Selye)的壓力理論中提到「當人們面臨壓力時會進入警覺階段,此時感官也更為敏銳,腦部亦進入戒備狀態」,所以啟動「戰或逃」反應來自我保護,不論是徹夜排隊買口罩的行為,或彼此間不斷傳遞防疫資訊且整日戴口罩,還是買不到口罩會憤怒到打電話至政府機關破口大罵,而當附近有人咳嗽時會警備地趕緊離開,這是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機制。

疫情時至今日已三個多月,以壓力理論來看,若持續暴露在高度恐慌感中而未解除壓力,就可能以焦躁、失眠、吃不下或大吃大喝、出現破壞性行為和頭痛、肌肉痠痛等形式來因應。若疫情蔓延更久,不斷地擴展且未停止,人若無法因應就會進入慢性壓力狀態,破壞免疫系統,進而產生慢性病,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看到這你可能會有點害怕,但別悲觀,人在遭遇壓力時,身體同時會分泌催產素,幫助人們尋求社會支持。催產素還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甚至修復心臟功能來抵抗壓力的傷害。

疫情中,還有一群人心理壓力更大,即「被確診且隔離的染病者」。就像被告知得到癌症一樣恐懼,可能一開始先否認(無法相信怎會是我?)、憤怒(怨恨上天不公,為何是我得到?)、討價還價(尋求各種管道治療,或是到其他家醫院再次檢查)、憂鬱(覺得時日不多,悲從中來)、接受等階段性的心理變化。由於肺炎比癌症的歷程更快,通常是直接面臨死亡的焦慮,因此確診者或家屬在其病情緩和後的心理修復極為重要──肺炎已改變了病者的生命軌跡,可能拓展病者和家屬因應災難的經驗,亦或將其推入情緒創傷的深淵。

陷入悲痛請及時求助

約在2009年間,我接觸到一位SARS倖存者的家屬,其妻子因SARS成了植物人,多年後他仍持續控告政府及醫院的疏失,甚至不斷強迫子女必須在病床前照顧母親,導致親子失和。該事件引發他本身較脆弱的性格層面,使其在情緒漩渦裡打轉,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與傷痛和解,未能走過哀傷階段,停滯在憤怒狀態並與世界對抗。

在2014年間,我也曾帶過一個家人意外過世的家屬團體,透過藝術媒材協助成員們重新整理負面情緒與經驗。在這過程中,我深刻體會當面對家人非預期死亡的傷痛時,想要修復非常不容易,它會以不同形式拖住人的生命能量,以致無法往前走,需花費多年、甚至一輩子去處理。因此,在面臨重大災難或變故時,啟動心靈保護機制非常重要,避免進入創傷中,也就是壓力理論中提到的「衰竭」階段,在這階段身心都會崩解,甚至死亡。

疾病危機的創傷修復

不論你是處在尚未被傳染、隔離中、還是已康復階段,都可先觀察內心的焦慮程度有無引發自身過往相關的負面情緒或經驗,像是不好的就醫、生病經驗,抑或使用以下方法來自我評估與調整身心狀態:

一、評估壓力源多大:可想想當你做足防疫措施,被傳染的機率有多高?疫情在未緩和前影響你的工作或家庭多少?會面臨哪些困境?若已被確診或康復,除了健康還影響到什麼?列出壓力源並以0~10分評分壓力程度。

二、評估壓力源影響的時間:評估它們會停留在你生活多長時間,如幾分鐘或幾天,還是幾個月,屬於短期、中期,還是長期壓力。

三、評估壓力源造成的反應:這些壓力源會衍生出哪些想法?情緒反應?行為反應?列出這些反應並以0~10分評分反應程度。

四、評估擁有的資源:面對疫情時可有哪些自我或社會資源,如可撥打防疫安心減壓專線,也可回憶之前自己遇到類似問題時怎麼因應?像是口罩不夠時,有沒有以前搶購不到東西的經驗,當時怎麼做的?或者收入不夠,可找哪些資源?以0~10分評分使用資源的可行性。

五、調整因應方式:評估完後即可思考如何減壓,調整分數較高項目,或是增加其他因應方式。若發現有強迫性行為,像是不讓小孩上學或不斷地噴灑酒精,則須有意識地先改變或停止這些行為,也可做深呼吸或運動來取代已出現的強迫性行為。

舉個例子,某日我要搭客運時沒戴口罩,剛好當日開始執行沒戴口罩不能上車政策,讓我非常焦慮。此時,我的壓力源是沒有口罩,程度10分,若我回家拿再搭下班車,約要一小時,屬超短期壓力。沒有口罩造成我擔心及不安程度5分,且跑了兩家藥局、來回兩趟,行為反應程度7分。當時擁有的資源是打電話請家人拿來及自己回去拿,可行性10分。由於很希望準時上車但事實卻不能,所以開始安慰自己:「沒關係,坐下班車也可,還是跟站務人員要一個……。」調整想法後壓力程度下降5分,不安情緒變3分,但回家或打電話會被碎念,又增加煩躁1分。

最後,很幸運地在我氣喘喘跑回車站正要跟站務人員求情時,某路人甲問:「買到沒?」我說:「沒有。」他說:「我這有多買一個。」隨即從包包中拿出遞給我,終於我獲得社會資源,頓時壓力跟情緒下降到0分,壓力解除;但我增加一個因應策略,就是以後要更注意疫情政策的變化,避免增加困擾。

這可反覆且持續地重新評估與調整,直到你感覺放鬆。若壓力及反應持續超過7分無法改善,資源可行性低於3分很難上升,則此壓力可能超過你的負荷,要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六、疫情後的自我照顧:人不論是遇到極端快樂或痛苦事件,通常半年後身心狀態都會回復。但當你發現回不去了,急性反應沒有緩和,還是重複不斷地想疫情時發生的事,持續失眠或做惡夢等,或否認有情緒、情緒混亂及恐懼出門等,非常可能再度進入創傷中,此時可做禪繞畫練習及安排更規律的生活作息,並請及時就診身心科或危機諮商來處理。

在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都會感到脆弱,甚至手足無措。但同時,每次的危機也都會激發生命的韌性,如同《危機總動員》中的山姆不惜冒生命危險找出病毒來源及解決方式,阻止它擴散,這種鬥志都潛藏在你我的內心深處。2003年SARS肆虐前,我們也都不知該如何因應,但這次政府就立即運用當時的經驗來保護人民。所以每度過一次危機,人類就會淬鍊出更多應變能力,如同王子親吻睡美人後王國恢復榮景,我們終能解開咒語,成為自己與他人的英雄。

停泊棧原文網址:請點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