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花蓮回來,今天(2010年4月7日)去了玉里,是我特教工作起點。
現在回頭看,我很高興當初的選擇,因這個選擇踏進了特教領域,案主們很多都是情障生也是學校的行為偏差學生,問題多到你無法想像。
很高興的是他們讓我了解到每個文化地區的生活及知識,例如他們會告訴我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打獵 、尋根、喝酒….,當然,也有看見很多不是原住民的文化與人文。在這個過程感觸也很深,也思考何謂心理諮商?何謂治療?何謂資源分配?何謂心理師的社會責任?….
第一次去玉里時,那裡的老師說:「這個學生等了三年,沒有心理師要來,早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時期了….」,那時聽了很難過。每當很累覺得幹嘛去的時候,這些話就會浮在我腦海裡,某個程度它也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熙琄老師曾經鼓勵我說:「對很多個案來說心理師是珍貴的,有些人一輩子也許只有這麼一次機會可以遇到心理師」。
現在很能體會這句話的意義,而身為心理師的我,或身為案主的你也許也就只有這麼一次機會我們可以相遇,成為可以影響彼此的人,創造新的可能性的人,對你我來說都是珍貴的過程。
珍惜在診療室的相遇
後記:
很高興我在15年後的今天又重看了這篇,2009年8月底我到玉里面試花蓮縣特教團隊心理師的職缺,說真的沒問我什麼,也沒自我介紹,只問我是否願意做,我說可以,就這樣。當時,我即將從台北市衛生局離職開始做兼職心理師,所以這是我第一個行動心理師的工作,很高興在那些年裡我跟特教學生的相遇,也是我做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起點。
好感動唷….我喜歡妳這樣的態度,我身邊很多同學們都只知道要賺錢,似乎忘記治療對個案的影響力,變成例行事物似的….我跟妳一樣喜歡看到個案有新的可能^^
版主回覆:(04/01/2010 01:18:19 PM)
那時候寫也覺得很感動,當然不是說跟別人比拉,但是就是會覺得很謝謝自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有時我的存在感是來自於服務案主,唉啊,最近頭腦不清楚,有點在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