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導1| 敘事團體督導後記:心理師的自我定位(2023年4月更新)

[2023年4月29日更新]

今天(2010年2月7日)去了敘事團體督導讓我覺得很感動,也讓我又重新思考許多關於敘事的概念。

熙琄老師提醒我們如何不被主流文化、價值等綁架,不管怎樣的問題故事總是有支線故事..,她也提到了「Say hello again」的隱喻…,雖然上述兩句話看起來平淡無奇,不過,從我使用敘事來做諮商到現在(2010年),也才慢慢融入到我的血液中一些,「確實融入和體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也需要有很多的反思與覺察才能持續發展,不然很容易被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所綁架了,以為這樣就夠了。

今天(2010年2月7日)督導完的體會:我期待自己可以更透多他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

敘事強調與主流社會溝通與對話,而問話的專家(諮商師)的角色我自己定位在溝通者,透過對非主流案主的理解並與主流社會持續溝通,創造更多可能性與非主流個案的「被看見」。

剛做行動(兼職)心理師時還不是很確定自己可以站在什麼位置(角色),不過,透過這半年(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的經驗與今天的體會重新自我定位,期待自己透過語言的轉換去跟不同系統工作,就是跟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細膩的語言」交流。

不過,因為大部份的人都是活在主流社會中的人,仍然必須瞭解與尊重主流價值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

我們不可能稟棄它,因為它我們才能活到現在不是嗎?所以我就站在主流社會與非主流社會間的模糊地帶作為橋樑,很好,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