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一起來閱讀心理復原技術吧!
接下來分享的是「促進正向活動」,這個技巧需要案主做明確的規劃,例如確認是在一星期中的哪一天做?時段?模糊的話就很容易不會做,我想你也很能了解這樣的情況。
顧名思義,這個活動是要做起來你感到開心且有意義的事,比如說,我覺得做運動很有意義,而你覺得與人聚會很有意義,因人而異。
在受災後常會讓人覺得原先的生活步調被瓦解,可能是每年出國遊玩就再也無法進行,因故不能去,這其實是非理性的念頭,因為還是可以玩,只是因應現實狀況去作調整即可,如災後經濟改變,就改為國內旅遊。
基本上正向活動是行為活化,透過持續做這些活動帶來正向與控制的感覺。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因災害而感到很憂鬱時一星期去三趟游泳會館,跑完跑步機,泡泡溫泉,冲沖水療,也許情緒沒有馬上變好,但生活上規律很多,至少別人看我氣色覺得過的還不錯。
雖然問題還在,但的確做完這些放鬆效果。
所以正向活動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只要你想到的有益健康的休閒娛樂都算歐!當然,手冊列,也可參考。
最後,介紹「掌管反應」,它是教導人遇到有生理與情緒反應時的技巧,透過「掌管反應工作單」來確認案主最苦惱哦的反應是什。當然,誘發這些情緒的來源也是得釐清清楚。
以下是常用方式:
- 腹式呼吸
- 文字書寫
上面這兩種我認為都很有效,每天做個十次就會稍有感覺(可參考腹式呼吸練習文章),書寫可以每天做個半小時,這些我都用過,效果不錯。
書寫方式有許多種,如:以起始具開頭、寫信給神等。
以上是心理復原技術手冊簡介,該手冊會在近期內於台北市立醫院松德院區網站出版,有興趣者可關注該網站消息,下次見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