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棧 | 身障者的心理調適

本文刊登於停泊棧2018年1月第70期刊物

文 / 熊恒瑂

螢幕上,舞台從全黑漸進到有微弱燈光,隨即《不要放棄》的鋼琴旋律傳入耳中,彈琴者漸漸清晰,原來是視障者黃裕翔。在他右前方的舒米恩以阿美族語正吟唱著:「天將暗了,你還願意等待多久?心受傷了,你是否也默默著承受這一切。」

這是2015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表演,對很多人來說這只是個令人感動的演出,稍縱即逝,但對身障者而言卻不只如此,這其中充滿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需要協助不等於自身能力差

不論是先天或後天致殘,身障者心理重建都是條漫長的旅程,包含許多層面的議題,如:自我認同感、身體意象、情緒調適及工作型態等。它是令人心痛的創傷經驗,也是重大失落經驗,有些人甚至會因此想結束生命。您可以想像這是多麼難以承受的人生角色,而且直到死亡都無法卸下。

「身障者」是稱呼、也是標籤,很難被撕下,還可能擊碎一個人的自尊心,影響自身與家人的生活。當然,也可以讓人重新檢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使周遭的人看見個人生命的極大潛能。自我認同通常是首當其衝必須面對的議題,例如:「我能接受自己與別人外觀或行動上的不同嗎?」、「我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等。後現代心理治療理論認為,人的自我認同感是透過人際關係建構而成,故當他人的評價是負面的,也容易使當事人本身有負面的自我概念,反之亦然。主流社會把身障者列入「弱勢族群」,其實在暗示人們障礙者是「能力差」的一群人,需要被關懷與同情。當然,身障者需要他人協助,但不代表一定能力差或只能被同情,這樣無形的評價就會毫無疑問地成為身障者最初的自我認同,間接影響自尊與生存價值。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理解身障者從致殘那刻起的失落感,到接受自我的心理歷程。

第一、否認或隔絕

在此階段中,人會無意識地否認自己的障礙,包含家人也會不想承認,使人將情緒隔絕,好像不在意或不提起,看似很理性的面對,但實際上是否認現實。

我曾遇過一位左側癱瘓的青年,其在否認階段停留快七年,認為自己仍像之前一樣,無法認同身障身分,也影響復健計畫而延宕了恢復期。

若身障者在此階段停留已數年,其實需要轉換想法,可採自我對話來安慰與包容自己,如:「我知道我先天上與別人不一樣,雖然如此還是可以學習許多事,會有影響但不是我人生的全部。」、「身體癱瘓已經不能改變,但還是可以持續復健或運動來維持,可能還會再進步一些,只是要跟以前一樣很困難。」、「我現在跟以前不同了,雖然身體受傷,還是有其他方式輔助生活,我能把影響縮減到最小。」……等。當然也可由家人或朋友給予這樣的訊息,剛開始成效不彰,得當作是每日作業練習,想法就會慢慢轉變,練習時間至少九個月。

第二、憤怒

當慢慢意識到身體障礙是事實後,人會開始有各種情緒出現,最明顯的是憤怒,這種情緒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憤怒的背後通常是難過、傷心、悲傷等情緒。有些人可能會抱怨父母把他生下來,或照顧不周導致殘缺;若是後天因素,則會怨恨環境或加害者與自己。這些都是常有的現象,但若憤怒無限擴大成為情緒風暴,長期會使人更加挫折與痛苦,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或是哀怨自己成為受害者,而無法離開受害者的角色。

人皆有情緒恢復功能,自己承接自我的情緒。如果此階段停留過久,則會削弱復原能力,同時也反映出其他如:人格特質、家庭功能不彰等議題,需要其他資源協助。

上述例子中的青年因無法消化憤怒與難過的情緒,不斷責怪家人當初沒有盡力協助就醫,使彼此關係緊繃。一方面家人無法理解這麼多年過去,仍不斷提同樣事情的原因,也失去對他的耐心;另一方面,則是身為照顧者也很疲累,心力耗竭,使情緒困擾成為惡性循環。若已發現這樣的情形,建議增加自我照顧或休閒活動,也可多從事做得到的運動或伸展,幫助情緒消化。

憤怒是對外或對內的攻擊,在痛苦中人會無法控制地攻擊,這是可接受的;設若過度攻擊,則會耗掉許多資源與支持。因此還是得控制情緒,而此能力與自己能包容自己情緒多少有關。若已無法調適,尋求諮商是一條可行之路。

第三、討價還價

本階段是在拒絕接受殘缺與接受事實後卻擺盪的時期。知道身障角色但無法完全認同時,一方面會用盡各種方法改善事實,希望有轉圜餘地;另一方面也意識到怎樣努力都已不能改變事實了。

前述的青年,七年間看了中醫又看西醫,尋找和嘗試無數方法。在這個階段,他的內心仍期待功能恢復正常,但失望居多,最後感到憂傷。

討價還價是一種自我與環境調適的過程,人都有尋找「希望」的動機,也有「自我毀滅」的動力,故須避免因希望達不到而走向毀滅的情形。較好的方式是學習安然處在模糊或不確定感中,有助後續復原。

第四、沮喪憂鬱

當發現事實無法改變時,身障者會有嚴重憂鬱感,開始失眠、情緒低落。這在其他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進入憂鬱期並非不好,它會迫使你休息,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停損點,沒有通過憤怒與憂鬱,也沒機會走向新生。

當覺得自己處在黑夜中,只有前方兩公分的路有光時,一定會害怕與恐慌,這是正常的。生命試煉的確痛苦,沒有人能保證憂鬱多久才會改善,所以永遠要對在憂傷中的自己保持耐心。

這個階段需要充足的睡眠和營養,盡量規律的生活,以及放鬆,像是泡澡或呼吸練習。「規律」可幫助人在一個軌道上運行,可讓情緒困擾不再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上述例子的青年維持每日早上八點起床,下午到健身中心做兩小時伸展運動,安排固定的事做,芝麻綠豆的事也可,重點不是這些事做得好不好,而是讓自己每天有小目標去執行完成。

第五、接受事實

最後是接受事實,重新規劃生活與未來。有些人會開始找出身為身障者的意義或是發展其他潛能,這在心理學中稱為「昇華」,是心理健康的自我保護功能。本文中的青年最後放棄責怪家人,家人也減低對他的要求,除了關係改善外,也於運動中心結交新朋友,此時的他已有較佳的自我認同感。就像筆者大三時視力受損,正在思考以後工作怎麼辦,剛好接觸到心理學,成為心理師是興趣,也是現實考量,這是個不太需要視力的行業,也因此我其他感官功能更敏銳,協助我在工作上發展出更細緻的敏感度。

發掘自身的小幸運

如何在艱困的身障旅程中繼續往前走?這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始終相信當你接納痛苦,就會有新的可能性,也許是一個小小的想法或靈感,也許是蒼天安排你剛好遇到某些人事物,讓你有新的機會,而其中最重要就是「不要放棄」。也許過程會失敗許多次,超過你能負荷的程度,可能挫折感讓你覺得已經不想再嘗試,這些都是正常,也會發生在其他非身障者身上。

我也曾覺得自己很不幸,然而這麼多年後再回顧,我認為在不幸中仍有幸運!心理調適並非把不幸看成幸運,而是接受不幸,甚至享受不幸。不用否定它的存在,與它共存共處,就能慢慢發掘幸運之神在你身旁。

▋不要放棄自己,

▋生命不會重來。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

▋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

寫完這篇文章後,渾厚的聲音也漸漸從耳邊消失,取代的是如雷的掌聲。舒米恩走向黃裕翔引導他下台,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站在舞台上演出,但我們都是自己生命舞台上的主角。

存在心理治療提到,就是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法重來,人才能正視並思考要過怎樣的生活?要怎樣努力才會沒有遺憾?也許你我都曾希望生命重來,很遺憾它不會發生。也正因此,我們才必須尋找生活的目標與意義。痛苦永遠比快樂有價值,願你將身障者這個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

停泊棧網址:身障者的心理調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