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更新]
記憶是人們共同建構的集體文學,存於大腦的精密組織中
記憶的歷程開始於人接收訊息後入進知覺系統並傳到大腦前額葉,這過程約數十秒,此為工作記憶,記憶經由神經系統傳到海馬區進行鞏固作,而情緒記憶是在杏仁核中進行。以訊息處理歷程來說就是接收訊息並轉錄訊息(轉變記憶的型態),並且儲存它。若有需要便是提取記憶,若是想讓此記憶轉成長期記憶,就需要複誦再複誦,以鞏固記憶的存在。
你我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同一場合中發生的事在場的每個人記的片段不同,解讀也不同。
所以記憶可靠嗎?當然不是,它會有誤差,誤差值因人的記憶力而異也會跟情境有關。
有時,我們會因記憶而產生困擾,例如記得某件讓人痛苦的事情,而無法消化此痛苦感,我們對痛苦的記憶通常多於快樂,同個時間發生的事也可能你只記得某些片段忽略其他訊息。
大部份的心理評估或探索皆是從案主的過往記憶中著手,但這會有某種程度的偏誤。社會建構論中提到人們是否能確定回溯的記憶真是記憶嗎?而不是自身的慾望或是想法所共構而成的呢?
Shotter提及「我們談論自身經歷時並非表達那些經歷本質,而是為了按照建構並支援某種社會秩序的表準來表達它們」,因此記憶不只是個人,同時也是集體活動。舉個例子來說,你問我1+1為多少?我回答2。我回答你的答案並不是在陳述我內在狀態,而是以加法的演算來回答你。
不論是何種記憶形態,即使是最隱私的記憶,都涵蓋著與其他人所共有的型態,如語言、社會形塑的關係或價值觀等。
也可以說我們在進行訊息編碼與轉錄時,會依靠從社會中學來的語言或是事件或其他來進行對照與轉換,以便成為記憶,不太可能完全單獨存在。因此,可以將記憶看成一種分散在社會中的認知形態,它並非是固定的形式,而是變動的型式。
因此,在心理評估時,若只是以快速且簡化的方式進行,誤差會更大,這也是許多人對於診斷感冒的原因之一。診斷可以繼續存在,重要的是如何減少誤差,且虛心面對誤差的存在。
上面提到人們可能被某些情感式的記憶給困住,例如憂鬱、痛苦或是其他你想到的情緒形容詞。
科學研究指出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心理學家針對此提出人類有共同的基本情緒的理論思考,但這可會導致文化上的謬誤。
情緒除了具有生理機制,也隱藏社會規則,也是人際關係中的產物,例如:我去參加朋友的喪禮,但我以開心的情緒並以肢體或表情表達出來時,會被說成不恰當,在此場合較適合難過與悲傷的情緒而我對朋友過世的悲傷可能來自於對於悲傷的社會學習。
簡單說來,情緒若是社會關係建構而來,也可以從關係中重新建構。
記憶本身並不可靠,不論是從認知心理學或是建構理論來看都是,這也是諮商工作可以介入的地方,既然記憶某個程度是有創造性的,甚至參雜著某些人們為了某些目的所憑空生出的記憶,例如:「你記錯了,那是…..」,這句話可能是捏造出來的。那重新創造新的記憶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