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事65:死亡後續報導之意義為何?

端午節當日,感傷之餘寫下相遇,死亡 心中仍是蕩漾不已。雖說已身經百戰,但上場仍雙腳發抖。

上星期三在練習瑜珈時,突然感到哀傷想哭,就在當下哭出來。當時,誤以為是拜日式催化隱藏在身體的情緒曝光。現在想想,應是心電感應。自小,每當家人過世前,我都會有感應,例如心臟痛或是身體痛或莫名不安想哭。近幾年,可謂過的太安逸,對於解讀此訊息已變緩慢而且不夠精準。

根據家宅秘密指出,他是在緊急搶救時放棄電擊。要做此決定真的很難,得要有放下的智慧。聽過許多人在面對家人死亡是極力挽救,到底是想救誰的生命?說直白點是為了自己的愧疚感或是不落入不孝的口舌之罪。殊不知,在死亡面前談孝順沒有意義,那只是把頭埋在土裡的鴕鳥。

各位看倌,你覺得死亡能為你帶來什麼?它的意義是什?在它面前你無所遁形,會強烈質問你有沒有好好的活著過?你的答案是什?

在面對家人的死亡就是在面對自己的死亡(長輩輪完後就是你嚕!),你不太可能在要死了才想這件事,這樣包準你會很恐懼地變成冤魂。沒有準備好的死亡是人間最可惜的事。

粽子節吃粽子,還要配上死亡這道菜,實在難以下嚥。所以,心理頻道不好經營,來這裡沒有美美的照片或是好笑的內容,逃之夭夭的觀眾很多,收視率低的嚇人。而現在仍在觀看的你,想必是忠實觀眾,那就跟我一起進入死亡意義的世界吧!

死亡的意義

死亡不是人生的目的是結果,思考它的意義有點吊詭,但試著說說:

1)增加活著的動能。死亡讓生命是有限制,因此透過它你可讓人有活力地生活,同時也想想你有沒有好好活過。生理上,每個人都活著,但在心理與靈魂上有真正的活著嗎?人生過程是充滿困難,而維持熱情是艱難的任務,如何在死亡面前也能維持著生命的熱情是首重要務。

2)學習簡化。用減法過生活大概是一種挑戰。大部分人是用加法過日子。減去之後,你會明白放下的道理。人的行李很多,一箱又一箱放在隱密的儲藏室。平日不清理或拿出來看看結清或拍賣,等到死亡之神來找你時,你會走不動。

3)學習保養身體。你應該想壽終正寢吧!善終是生命的圓滿,在圓滿前你得努力保養身體,身體是你最忠實的朋友,死亡某個狀態是靈魂脫離身體,在那一刻可能會痛苦(聽說的),或者是你最後是病重離開,這太折磨靈魂,所以你有責任讓身體以最輕鬆的方式停止功能。

4)幫助他人。不論是家人或自己的死亡都會讓周邊的人思考它,而且可以達到環境平衡(以物理的思考人的存在是破壞環境,當人不能再破壞環境就是或壞自己-死亡),你可以想像,若沒有死亡,世界會多擁擠與混亂。

5)先準備死亡。人生就是春夏秋冬的縮影,動物們都會儲存物資以過冬,死亡亦是得準備的,心靈與生理上的準備。華人文化不太在生的時候討論死的議題,但沒準備不代表不會發生,匆促的因應總是會帶來許多懊悔與遺憾,所以請凝視與正視它。

經歷過親友死亡的人都會感到憂鬱或創痛或其他,可能造成創傷但同時也會是活力的泉源,凝視它很痛苦,穿越它需要智慧。

歡迎停留在此久點,想想屬於你個人的意義。

以上,The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