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 | 「孤獨的價值」閱讀分享2(2023年3月更新)

[2023年3月16日更新]

孤獨並非孤立,繼續來尋找孤獨價值之旅吧…

因孤獨而進入專注狀態

孤獨看似負面但實質上有正面的意義,像是你在某些時段需有孤獨時刻以專心享受音樂、閱讀或做某些事。

通常,我都是在家寫作(2023年的現在我改用手機寫,有時坐車也可以寫作),在咖啡廳反而寫不出來,會一下想吃點心或換杯不同口味的咖啡(以前是這樣,不過現在也不咖啡、吃點心了)。

寫作當下是孤單的,只有我跟文字同在但也是這樣的孤獨才能讓我進入文字的世界,雖然並每一篇文章或故事都是純創作,但即使是為工作而寫也是得在寂寞的當下才能完成。

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即將死去的人生

作者認為「思考孤獨可讓你通往自由」,在沒網路的時代人對於孤獨的感受會比現在深刻,網路的便捷讓彼此總存在著「一直連線」的狀態,孤獨的感受可能因此弱化《有直播後、視訊後應是更有「遠端陪伴」的功能。

我想會不會這也是一種循環?因網路是以文字影像為主,我們仍感受得到孤單,但也因打打字看看照片、視訊可以得到些什麼能緩和些,如同毒品,吸食時可快速緩和寂寞,退藥時也瞬間感受現實中的寂寞。

可以感受到寂寞才能真正享受快樂,孤獨與快樂如同光跟影的關係,隨時與你共存。如果你只想要其中一樣會落入另一個深淵,始終無法獲得真正愉悅感。

社會商業化的教導使人們忘卻現實

主流社會是否定孤獨感的,認為這不好,人要極力去消滅它。事實上這不可能,但很多人假裝這是可能的。社會教導人們要有夢想要有願景,而過度正向的口號讓人們有時無法坦率的面對不足的自我,極力想隱藏那些社會覺得不堪的東西,比如痛苦與寂寞。

當你被這些綁架後會覺得都已這麼努力正向思考怎還感到惆悵呢?我想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太希望不要孤單反而更孤單…

當感動是商品時,就抹煞寂寞情感

不得不說「感動」的確是社會的經濟產物,電影要感動、小說要感動,連政治也要來沾醬油。

當人們過度注重感動價值的問題同時就擠壓了寂寞也是一種情感的事實。孤單寂寞搬不上檯面,它們是屍體腐爛的味道而不是香甜的活生生的氣息,但你確定否定孤單價值是較好的選擇嗎?

即使孤獨也能貢獻社會與接受恩惠

與孤獨相處並非孤立也不是個人主義,就像我某個部份的生活是過著很多人所謂孤獨的日子,但我仍然經營網站、寫文章與人分享,也會跟朋友、家人連絡,對我來說重要的人事物的活動仍在生命中,跟人的連結沒有很黏膩也不疏離,就是一種自認舒服的自在感(不過2923年的現在我對此有不同的想法及作法)。

獨處幫助我在創作文字上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在這樣的狀態下靈感出現的機率大增,所以寫作時都要很安靜地一個人寫,旁邊光有人跟我講個幾句話就會分心且沒有感覺了。即使是這樣的生活也能接收到朋友的關愛,付出與接受並不會被孤單給淹沒掉。

理解自己的孤獨對於與人相處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人很多時候是害怕孤單而找個人來陪,但這樣的陪伴渴望會取代自我本身,若能接納孤單感受就能創造快樂,健全的自我才能和平與他人共處。

生活的質感是你創造出來的,而非別人給予的

The end

1 thought on “閱讀6 | 「孤獨的價值」閱讀分享2(2023年3月更新)

  1. 後記:
    現在寫作也不需要這麼孤單才能寫,差別在於我更習慣寫作且我認為經歷最深刻的孤獨感反而能跟人更親近,現在也能在車上寫作,還有就是現在寫部落格文章我比較沒當正式文章在寫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