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事97 心理師職業傷害:心理師每天接案會有替代性創傷嗎?

心理師在工作中都在聽個案的苦,很自然地也會感同身受,但若過於同理個案的創傷痛苦,過度地關心創傷事件的相關訊息,有時也會產生如同經歷創傷般相似的負向情緒反應,當這些負向的感受開始干擾原本的生活時,如同被捲入受創的痛苦漩渦裡,這就是替代性創傷。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替代性創傷的是在有次我接了一個兒子剛車禍意外身亡的個案,其非常哀傷及憂鬱,我談完後都覺得很憂鬱、焦慮,那幾天過得特別差,身體很沉重,感覺快得憂鬱症…,其實不一定是因單一個案的議題才會有此現象,若是一天接太多個案也會有此問題,記憶深刻的一次是我某次一天內接了9個個案,當晚我覺得快死了,覺得情緒負擔很大,所以自此後就特別注意不要排太滿。

我覺得替代性創傷不一定是只有沉重的情緒問題,有時也會影響到想法(認知),像我接毒品、性侵害個案的前幾年都會特別關注家人會不會遇到此問題,甚至擔心個案太沒界線影響到我日常生活,有位專業人員曾說他外出看到個案都會避開,在路上也不讓家人靠他太近,其實我也會類似這樣,雖然不會特意避開但也不希望他們知道我住哪,這也是後來我在部落格、臉書上不太提個人生活的原因,我也不會把家人照片放上(雖然其實也沒在拍照),而且不喜歡被標記(tag),我在臉書上最多分享理財想法、食物、風景照片…,所以我的臉書設公開但我不會想透露太多隱私部份,算是另一種作法,當然我不是說個案們會找上我對我怎樣,而是我會特別注意這些,感覺自己變得謹慎許多。

我覺得這不一定是替代性創傷的但也是現實會遇到的問題:我還真的遇到過威脅我的個案,所以何謂替代性創傷?其實有時不太好分辨,不過這議題是值得思考。

若接一般議題的個案會有替代性創傷嗎?我覺得不一定但大量接案肯定容易許多,我認為與其說替代性創傷,不如說壓力過高無法負荷,所以設定工作量、個案類型、適時的舒壓真的蠻重要,我覺得寫文章對我來說就是舒壓,寫紀錄也是,個案紀錄我不太拖時間是因為寫紀錄可以讓我把「聽」進去的資訊再「吐」出來以免累積太多(雖然我都記得個案的故事但這過程有種神奇的效果)。

我覺得的心理師聽這麼多負能量的故事肯定會受影響,但是否形成創傷我認為不一定,這會跟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好或壞有關,可能影響一些但不至於是長期性影響,若是長期影響那真的就需要休息,我認為保持這個覺察還蠻重要的,因為沒有意識到可能連自己狀況不好都沒發現那真的就會影響工作品質,也讓自己真的「生病了」。

以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