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於2023年8月8日更新]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蠻多人是呈現這樣的狀態,比如談完後我沒有想要改變,以下是我的回覆:
心理師們常強調諮商就是自我改變的開始,但你會發現談了幾次還是沒變那是要怎樣?所謂的改變到底是什麼?其實我認為可能連心理師本人都不一定知道何謂改變,搞不好連心理師本人自己也都沒什變化啊!所以過於強調改變在諮商中注定失望。
在我自我探索的經驗中發現改變其實是持續不間斷的調整才會發生,短期的改變很容易彈回去,而且諮商中的改變指的內在模式的轉變,這本來就是長時間才看得出來的事。當然有很多個案是積極性的,會希望有方法調整,我遇過有些個案真的很認真在練習行為改變(由外而內的改變也是一種方式),但也有個案聽完了說會試著做但後來都沒做,也有些個案是根本不想改變,只希望事情變得如其所想像,所以說改變是最後的階段,在此之前還是正視自己真正想幹嘛比較實際。但這不是說諮商前期不會有進展,基本上在前期談了幾次就會有進展的也不少,所以改變也是一種流於無形的過程就是。
回到主題,所以做諮商一定得改變嗎?不一定,但希望能有所改變,那如果談了一輪後還是無法接納現況呢?那就是接受這樣的不接納吧!
自我認同也是有分階段性的,所以不接受現在的自己也是處在某個階段而已,當然透過心理師的接納可以無形中慢慢接受自己,但我覺得最後還是要有意識地去自我肯定才行,所以不想改變我認為是常態,不過辛苦的就是個案本人,但若能覺察自己的模式但不打算做任何處理也是可行,若能覺察內在的模式即使再次遇到困擾也能因應得更好這也是一種改變,比如想要掌控導致ˋ人際問題,若你無法放棄掌控但又不喜歡掌控帶來的焦慮,那就是思考在此狀況發生時可以怎麼因應能比之前好?這也是一個不改變但過得較好的方向(提升這個模式的品質),當然也可以持續原來的方式,至少你知道你在幹嘛這樣也就足夠了。
有些人會陷入必須改變或一定怎樣比較好的狀態裡,其實這並非諮商目的,因為諮商算是一個拓展思考的歷程而非把你調成某個樣貌的你,你永遠可自己決定要成為怎樣的人,永遠能有有掌握詮釋你自己的主動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