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更新]
持續探討黏土治療理論…
第三階段,意識:就是我在玩,旁邊有人在看。治療師在旁看他玩,邊玩邊說或是協助她。強調兩人關係的建立,關係開始產生新的意義或是跳到另一端。
我在玩的時候想到要探索自己的黑暗面,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當我玩gak時看到鬼的畫面,跳到另一塊陶土把它形塑出來。從A作品到B作品,就是跳到另一端的意思。
當時,我對作品說的話是:看到你也是很好的。也就是我們注入一個新的意義,這也可是對話或自己賦予新意義,也就是重新框架與轉化。
第四階段,內化與創造性表達。此階段是橋樑,像是身體的脖子或是榮格的積極想像,比如在玩黏土的過程中看到什麼畫面或景象,浮上來的可能是早期經驗、幻想、夢或其他。
如果沒有東西浮上來就這樣吧!我想這是靈魂與心靈跟身體黏不牢的關係,以心理的語言來說就是你壓抑某些訊息,以敘事的說法就是還沒找到支線故事。
以下是可問的問題:
- 是什麼被創造出來?
- 怎麼跟它互動?身體有何感受?
- 浮現上來的感受為何?
- 與另外的人分享有無聽到什麼聲音?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或是內在聲音。
這些問題可讓自己覺察無意識的訊息,我的作品稱為妖怪,’是讓我身體感到不舒服的黑暗面,在跟同組成員分享時感覺到它需要被我看見,看見後就放鬆了,即使它仍然存在。
第五階段,認知整合及語言表達,讓主題浮現上來,並由物件解讀象徵意義。
接下來說說以黏土為思考的發展理論
- 幼兒前期:0-3歲,此時期是探索世界,透過觸摸認識周遭人事物,使用動作來滿足心理與情緒需求,此時關係的穩定度具有影響力。
- 幼兒時期:3-5歲,動作開始有組織性,繪畫圖像呈現誇張主題,經歷分離焦慮且會有被拋棄的幻想。
- 學齡前:5-7歲,黏土創作開始跟生活事件連結,注重細節。
- 學齡期:7-9歲,會有衝動感,開始想解決問題。環境對於個體開始有更多的意義,在創作上會有具體情境並解決它,如創作某人去冒險尋寶等,分辨力提升。若是發展有困難者會呈現出破壞作品的現象。
- 9-12歲為發展同儕關係,對於空間具有擁有感,對於喜好會有全有全無傾向,如我不喜歡這個老師,跟他有關的都不喜歡。現實感提升,發展社會化技巧,整合出全新的自我。
- 12歲以上會將事物賦予新意義,產生新的連結,例如:「愛的意涵」為…。
上述發展歷程可配合兒童發展心理學或發展理論一同思考,案主的問題通常反映在實際年齡與心智年齡不相符,比如已經12歲但在治療關係中呈現出來的是幼稚園階段的行為,這部份的知識可協助治療師理解案主的心理狀態。
接著我們進入客體關係依附關係理論介紹:
藝術治療大多以客體關係或榮格理論來解釋歷程,藝術目標為協助案主與作品建立連結與一致感,作品就是客體,它是欲望輸出的對象。
從共生發展到客體恆常,在分離個體化歷程中,分離空間是一種過渡性空間,滿足後案主就會發展出客體恆常。
早發性的嬰兒自閉指的是沒有依附感,情感冷漠也沒有想與人發展關係與分離。若人不願分離,也反映了其無發展出界線。
依附關係有三種型態:安全型,焦慮型與逃避型。
- 安全依附:對關係不會有超預期的期待,能信任對方並在其中感到愉悅。對於衝突能理性溝通也能適時給予對方支持,能了解對方不是完美的人,接納其不足之處且關係穩定而持久。
- 焦慮矛盾依附:在關係中情緒不穩定,害怕對方離開,即使身旁有人陪伴仍感到壓力。在關係中與對方既親密又衝突,忌妒心較強且較難信任對方,容易有極端反應。
- 逃避抗拒依附:在關係中害怕與對方親密,非常想獨立,以逃避方式呈現。較難信任對方,情感交流少,呈現疏離狀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