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心私房話】瑆瞳 | 重返親密:單身女子如何突破早年關係影響進入穩定親密關係 1

撰文者:瑆瞳(筆名)諮商心理師

很多適婚的大齡女子常常被問到為什麼現在還是單身?有些人可以很清楚的回答單身是自己的選擇,而有些人並沒有這麼確定的答案,內心深處藏著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對於要進入親密關係卻缺乏信心或有說不出口的困難,若仔細探索原因往往來自潛意識受早年時期與父母關係影響,導致日後發展穩定親密關係時受到阻礙。

早年關係的發展決定女人親密關係之品質

心理學家Melanie Klein指出母親是嬰兒最初的依附對象,當她滿足嬰兒的需求,消除飢餓且帶來愉悅的感覺時,嬰兒就會覺得媽媽是好媽媽,對她充滿愛;但是當飢餓、慾望未被滿足,或身體不舒服時,嬰兒感覺到的不只是媽媽沒有回應需求,而是生存受到強烈威脅,對媽媽此時會產生恨意與攻擊的慾望,覺得媽媽不重視自己需要,是壞媽媽,直到痛苦解除,得到滿足,帶來安全感,嬰兒發展出愛與被愛的能力。

如果一個女人在初生的時刻與媽媽建立好的依附關係,當她有需求的時候,得到母親的理解與回應,並且獲得滿足,便能發展出足夠的安全感,等到長大後,她可以在親密關係中也保有同樣的安全感,有能力去愛,也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當小女孩長大一點時,注意力與愛會逐漸從媽媽轉移到爸爸身上,爸爸的介入可以幫助小女孩和媽媽在緊密相連的關係中拉開距離,而不被媽媽的愛過度抓住或吞噬,小女孩除了跟媽媽之間密不可分的兩人關係,也開始與媽媽之外的第三個人-爸爸發展出好的關係,當小女孩可以跟媽媽好,也可以再跟爸爸好,未來與其他人也比較容易建立好的關係。

當女孩在成長過程,透過父親的眼睛看見對自己的肯定與喜愛,會幫助女孩對人產生信任感,能自我肯定,也更容易與人建立並維持良好關係,並且明白擁有一段好品質的關係是什麼感覺。

此外,如果一個女人透過小時候與爸爸互動的經驗,在她的內在世界建立了男人是充滿能力與值得尊敬的形象,長大以後對自己的另一伴侶也較容易保有尊敬與欣賞的好感,有助於建立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

到了青春期,女孩開始要離開父母親,去尋找新的依附對象,成熟的父母為了女兒的幸福,會學習忍受孤獨,放手讓女兒成長去愛,願意協助女兒獨立與尋找幸福,當女孩擁有父母親的愛與祝福做為後盾,便有勇氣離開父母,嘗試與同儕發展友誼,以及開始進入戀愛關係,當遭遇挫折與失落時,心中會因為保有父母的愛而有修復能力,可以再度去愛。

重拾內在的安全感與對生命的信任,重新去愛

然而現實生活中父母都不是完美的,若是一個女人在早期與母親關係不穩定,通常與其他人的關係也很難穩定,尤其是在面對親密關係衝突時,時常害怕自己不夠好、無法順利突破困境,因缺乏信心與安全感,不相信當自己有需求時,身邊一定有人能夠幫助自己突破困境,或者也不信任自己在關係中可以放心說出真話,表現自己脆弱的一面,覺得情人不會重視自己的渴望及感覺,而無法堅定表達需求與真實感覺,相信自己值得被重視與擁有好品質的關係。

當她擁有足夠的自尊與自信,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堅定告訴自己不需要留在被傷害的處境,當發現自己身處不健康的關係裡也能捍衛自己的權力與界限,保護自己不受委屈,離開傷害的關係。

遇到喜歡的對象時,也能依循自己的感覺與渴望進入關係,不受限於負向的感覺或缺乏自信與安全感而遠離親密,同時也能因為對自己與生命的信任,明白若遇到不適合的伴侶,擁有離開的選擇與重新去愛的能力及機會。

離開被捲入父母關係的世界,建立跟自己與伴侶的親密關係

在父母親完整愛中成長的人,理所當然地會愛這個世界,即使不特別努力也能過得幸福。

但生命的真相卻是父母只是平凡人,常因自己的心理需求與脆弱,會用許多方法將女兒與自己緊密地綁在一起,使她留在與父親或母親的情感連結裡而無法放手走入自己的親密關係。

尤其是當父母情感不睦時,女人常經歷父親或母親把自己拉在身邊,成為父親或母親情感上的伴侶,長大後,仍傾向站在受苦的那一邊,跟著指責另一方,讓她在長大該離家時,往往因心繫站在受害位置而無法與伴侶和好的爸媽,照顧孤單受苦的那一方,未能在心靈上達到真正的獨立,離開父母去愛,而在內心更深處也因為害怕重複父母不幸的生活,而錯失許多愛的機會。

(未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