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沙發生活】邁向極簡生活 11:投資的簡化

保持物品少的生活的這幾年,雖然沒有再特別維持物品數量,有時也會多買一點東西,但基本上沒有失控。漸漸地,也會將極簡這個改念轉向其他層面,比如投資。

投資股票大概是我最熟悉項目,後來延伸到外幣及基金等,但說真的沒什賺,去年股市大跌讓我理解股市下跌要攤平,如果持有標的太多會沒這麼多資金且恐懼感會增加。雖說在更早前我買了10多檔的金融股但因它的漲跌實在太少,大盤跌1000點股價才跌1元,不太會有過多的恐懼且其實我也只是買一類股票叫做金融股。但自從我把它全賣了改買0050跟台積電後波動就不同了,不過這也還好,畢竟在股海中多年也有經過一點點大風浪,但說巧不巧我就是喜歡嘗試,所以又買了股票型基金,標的有8種,雖說基金也沒什波動,但在動盪中我覺得要擔心的標的太多了,而且有些是重複性的產品,比如同樣是追蹤大盤的基金我買了ETF跟基金,實在沒必要,所以毅然決然砍掉然後變成持有三檔,國外一檔國內兩檔。

為何當初要買八檔這麼多呢?一個是好玩另一個就是其實我沒買過指數型產品,基於貪生怕死的心態,分散還是好的但標的分散也就代表資金要分散,然後我沒這麼多錢可以投,眼睜睜看著這麼多檔一起跌,徒增困擾就是。而且後來也發現我實在跟傳統式沒緣份,除了沒賺錢外也不習慣這樣的投資方式就是。

改成三檔股票後我就放鬆很多,其實三檔還是太多,最終看能不能就兩檔甚至一檔股票就好,不過最近又增加一檔,所以是四檔:三檔市值型ETF加上一支個股,持有ETF至今滿兩年,我的體會是波動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覺得是不錯的工具,像今天AI股有非常大的成交量且跌停並造成恐慌,我完全沒感覺,是聽廣播節目才知道原來發生了大事,如果是買個股真的會非常焦慮。

當然將資金集中在幾檔股票看似簡單,但這也會有焦慮的過程,像是如果不適台積電我應該沒辦法買如此多的錢,因為資金單壓一檔股票越多震盪起來賺賠也越大,唯一的解套法就是長期持有,好股票持有越久風險越小,不過如果把資金壓在0050(其他兩檔其實我買的資金不多)上又是另一種心情,一方面是新買的股票沒有除息過會擔要買的價位好不好,但這兩年來已經除息多次且成本也控制在不是太高的位階,所以在震盪中已不會過度恐懼,所以它是我買最多錢的一檔,未來也會將台積電轉成0050,一方面更安全(當然獲利就變少)另一方面我算了算台積電的比例也是滿意的(畢竟我真的蠻喜歡台積電),檔數變少還是容易管理的多。

結論就是我覺得投資工具簡化且數量簡化還是減少許多煩惱,麻10多檔金融股要照顧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改成基金加股票加ETF後又覺得產品類別太多,且變成有三個平台,最後發現我還是只熟悉股瞟的操作方式,所以改成股票加ETF共四檔,且只在一個平台,只需要開一個App就好,最終目標是只買一檔ETF就好,以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