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心事 | 戒癮治療:情緒團體故事 3 | No.13

「今天徵求一個小老師來唸這故事」,成員們面面相覷後一位時常發言的成員舉手表示要讀,唸完故事第一段後我請他們分享他們跟主角相似之處,一位成員說:「剛開始用時不是很知道這要花錢…」,小老師接著回應:「是不知道要一直花錢也不知道到底多貴…」,他們的初次經驗多是半知半覺下開始,甚少是不知不覺的使用。

在故事與成員間來回穿梭之際一位號稱老大哥的成員說:「老師,你有用過毒品然後戒掉它過嗎?」,這是藥癮者常反問治療師的問題之一,他們認為治療師無法體會用藥者的狀態,更精確的說用藥者常感被正常人排擠,但也以此來排擠他人。

在這個團體裡有人最多半年不用,革命尚未成功但還是繼續努力,也有人因家人猝逝而毅然決然地停用,但多數人是偶爾用用偶爾停停,在兩者間不斷掙扎,「我想請問有誰看過身邊有人真的戒成功的嗎?」,團體鴉雀無聲,他繼續說道:「我遇到過一個大哥是工作非常忙然後靠教會…」,他分享完後表明正努力想複製這個方法。

團體最後2次我以動機式晤談的五階段請成員們思考在這些階段的想法、情緒及行為,「老師,既然下次才要講那我下次再寫…」逃之夭夭是第一反應,當然有些人想寫但想不出來,也有些人直接發呆,還有人問到底要怎寫,「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寫,就寫現在你處在哪個階段或選一個你能寫的階段」,發呆的人我就直接教導,面對這個練習能全部完成的人只有一兩位,有時你會覺得他們在逃避但也可能是太難, 所以除了簡化也得重複說明多次。

在我這10多年來帶戒癮團體的日子中用過非常多方案形式,有口語也有非口語,有繪畫也有戲劇主題,這次的「大型」團體讓我再次思考怎樣的團體內容適合用藥者,我第一次嘗試討論如何戒癮,他們通常純粹地以為戒癮就是不要吸就好,但也知道這是做不到的事,其實這樣的探討很容易掉入一個死胡同,陷入戒毒的無力感中,但在絕望中他們還是期待有成功的方式,想尋找成功經驗的典範。

戒癮治療的確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感,最後我提出幾個建議,包括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比如不要排斥政府單位的服務,「老師,衛生局個管師打電話根本沒用」,我說:「不管有沒有用,先不要排斥…」,注入合理的希望感是必要措施,即使可能真的沒用。團體在我給了五個戒癮方向後結束,但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端:即將,我又要邁入另一個戒癮團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