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迷思】「看心理師沒用,搞不好心理師的問題都比你多…」是這樣嗎?!

2017年間我有段時間很常去某投資論壇,其中有個網友因個人因素情緒低落,因為大家都是常留言的帳號,所以有時也會閒聊,該網友提說他有看心理師幾次但沒什效果,就沒繼續,某個網友回覆並建議他自己看書就好,搞不好心理師的問題都比你多,我當時回覆他看心理師沒用也許是不適合…,總之沒有結論,但那位網友的說法成立嗎?

其實在我生活周遭的確聽過這樣的聲音,比如「沒想到心理師也會有困擾」、「那個人是心理師不能自己處理情緒嗎?」,其實也不用我舉例,這是常見的迷思,至少我認為是。

這個問題很像是牙醫師不能牙痛、中醫師不能感冒、物理治療師不能腰酸背痛之類的,當然這樣舉例不一定正確不過我想表達的是心理師也是每天在過生活的人,也是在賺錢養家扛房貸的人,但有這些壓力跟治療效果有關係?跟專業能力有關係?我不否認的確滿多心理師有其個人議題要處理,這也可能影響專業工作沒錯,但不能將此劃上等號,或是認為心理師有困擾是不好的。

我認為諮商(心理治療)是一套哲學性思考的過程,心理工作以一套模組(不同學派)來協助人們處理、面對主觀世界的煩惱、痛苦,而這套方式也是會用在自己身上,比如我早期發表的書寫、曼陀羅畫作都是,我當時學習表達性藝術治療,所以我用這套方式來自我探索,我認為如果我都不能感受到它的療效我怎用於案主身上?敘事治療也是,我接受5至6年的敘事督導,熙琄老師也是用敘事治療的對話來與我工作,如果我沒體會到敘事的力量,我如何使用它?

心理師如果沒有困擾那他也無法成為心理師,因為他沒處理困擾的經驗,自己都沒經驗還要協助他人處理煩惱,我是納悶他的「實務」經驗是???

當然我不能說有很多困擾的心理師一定很厲害,因為個人議題的確會影響療效,所謂的個人議題就是根深蒂固的想法、價值觀、情緒等,這是需要淨化、清理跟調整,不然會在諮商中投射出很多不是案主問題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心理師要有能力搞定自己才能做好個案,但不能過於處在困擾中,有情緒、困擾是正常畢竟也只是個心理師而已,而治療能力大多還是跟持續訓練、督導有關。

以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