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運站附近的簡餐店,隔著玻璃窗看見裏頭坐著正在用餐的人們,比鄰而坐的孫莉晴心理師與sicin記者正吃著簡餐交頭接耳的談話。
「為何走進心理的領域?」sicin記者好奇地開了個頭。
「我小時候的願望是做生物學家跟老師,後來師範學校沒考上就去讀心理。從以前到現在,喜歡聽人說話,在聽人說話的過程中有被需要的感覺,但傾聽者的角色是安全的,不用太暴露自己,但仍跟人有連結、保持關係與被信任」孫莉晴心理師緩緩地說著,她表示這樣侃侃而談自己很不習慣。
走進心理專業不是偶然的開始,是必然的結果
身為獨生女,父母總是有較多的期待,家教較嚴格。這使她覺得要去表達自己是有風險,也因此在扮演人際關係中當聽眾,進而進入專業領域。
大學畢業後,她當過一陣子的社工,因著工作發現喜歡跟人單一的談話勝過其他,確定讀研究所。
「臨床心理的訓練讓我在做治療時會隨時在評估與假設,不斷假設與驗證,會有個科學腦。有時感覺自己理論太多,妨礙治療過程,也希望自己可以放下某些理論與假設,真實的進入關係中去談話。」,談到專業訓練對她的影響,孫莉晴如是說,「在專長上還沒想定下來,目前以心理劇、精神分析跟認知行為為主要的取向」。
她表示認知行為較多指導性,但有些個案需要這樣的指引;心理劇可直接演出內在客體,處理速度較快,本質是可融合並無衝突感,「不同的個案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介入」。
談到何謂改變,她認為「治療是否能讓人自我覺察與接受自己真正的樣貌,而不一定非要做什麼。看見自己真正的狀態,接納自己後就能有辦法真的做出一些對現況的改變」。
這些治療概念是她在接受專業受訓練與治療現場中體會而來,如果是治療師要案主改變會產生很大的阻力,治療師會陷入變成他心中改變他的客體,「所以,當我接納他時,也讓他接納自己,改變就慢慢出現。我的部分也只是引導與陪伴、不評價」她補充說明。
因著家庭影響,她希望在生活中順勢而為,包括專業。
「壞處就是沒有辦法自己定位,有個歸屬感,有時會有點恐慌」。但目前會期待在心理劇上有更多琢磨,也許跟她本身不愛說話有關,「行動」會激發出更多內在自我,也會有更多創造力,「也許十年後就有個自己的定位,整合架構用在實務現場」,心理治療的訓練讓她學習接受自己的龜毛與喜歡嘗試,不論在專業旅程上的順遂或挫折都甘之如飴,如同她在生活跟專業上順勢而為的機緣成就有風格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