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事77 參加精神分析講座後的專業省思:心理師在諮商中「等待」的能力(2023年2月更新)

[2023年2月21日更新]

從沒想過我會走進精神分析的課堂中,就這樣沒想到地聽了兩堂演講,是我樂於學習嗎?不,是人性的貪小便宜,所以是課程費用很便宜是嗎?不,是不用錢。

記得去年(2015),寫了「諮商貴?!但為何需要便宜?或免費?」這篇文,不過我此時的貪小便宜無疑是自打嘴巴,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趕緊寫下感想一篇,真心的表示我的確不是吃完就拍拍屁股走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言歸正傳,我在這演講中到底體會了什麼?請細細聽了。

首先,讓我再次思考關於治療這檔事。

其中一場是關於Bion提出的陰性能力,陰性能力指的是「治療者等待的進階能力,能聽到案主說與未說的內容,洞悉黑夜的視覺能力,同時對未知保持開放並忍受案主所呈現出的混亂狀態,而不會想趕快做些什麼或渴望案主改變,也不特別記憶案主曾經說的內容,讓內容自然浮現,讓其自然演化」。

以上並非重述講者的一字一句,是我自行體會重新編輯輸出的詮釋。

每次看見個案,都是一個全新的人

這個概念讓我思考了身為治療師如何保持not knowing(不知道)的態度,並非真的忘記案主曾經說過的話,而是不被記憶給影響,忽略其他的訊息。也不是說不能期待案主改變,而是不要被這樣的渴望(需求)牽著鼻子走。

我覺得「等待」有時對治療師來說是很焦慮不安的,在精神分析中是希望不要太快給詮釋,如果是是其他學派我認為是治療師得保有內在中心的穩定,像是在練習瑜珈時,內在有個中心點,即使外在如何變化,都不會立即動搖。而這樣的中心點在面對案主的情緒混亂時的重要性是:保持思考與覺察,也許當下也被個案混亂的情緒給干擾,不過至少也得在當下覺察到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

從未真的被分析過的我,應該是沒真的做過自由聯想,為了感念這次精神分析的學習,本人在此自行自由聯想一番,請繼續看以下的胡思亂想:

這個概念讓我想到2014至2015年間接的一位個案,她直到第9次才真正開始與我對話,前面的時間幾乎是沉默,有時來點肢體反應,偶爾自言自語,這個狀態的確讓我感覺到自己焦慮不安(這是轉介案有無形壓力)。

大部份時間她沉默我靜默,偶爾我吐出幾句話回應她的行為,然後繼續兩人杵在那,她有時瞄我兩眼,有時背對我,有時假裝睡覺翻來覆去,有時真的睡著。這實在不像是在做諮商,因我也快睡著,當然,我不會睡著。

唯一能做的是得繼續這樣直到她感到安全與自在點,而這樣才有可能有些進展。這過程中看似沒建立關係,同時也建立關係,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她在第9次會面中對我吐出一兩句關於她的事情時,我有種被寵幸的感覺。這個個案最後談了20多次,這個經驗讓我對「何謂諮商」重新思考許久..

另外一個是想到在團體治療中的一個經驗:成員的情緒混亂問題。曾有個成員的情緒很混亂且攻擊性非常強,她說的話都是重複又重複地無法停止,若我沒阻止、切斷,要停止除非她覺知到才會慢慢聲音變小後停下來。在當下我若要立即有效的回應是很挑戰,有時有點難立即覺察並思考如何回應,減少回應是我選擇的方式。

最後,關於渴望案主改變這檔事,在以上兩個經驗中,前者我較易做到,後者因情緒實在太強烈,除了幻想她趕快改善外,也想立馬逃離諮商室,好讓我吐吐苦水,當下一邊幻想一邊努力存活在團體中。

附加一則聯想:遇到渴望迫切有方法改變的案主,她的焦慮就是我的壓力,沒有給建議或解決方案哪稱得上是好的諮商師?但有時給了方法下場也好不到哪,可能更慘。有時我會對個案說:「要對自己有耐心」其實也是在對自己說「等待」是重要的。

結論就是:治療是第一要有足夠的次數、第二要有耐心給案主時間自我表達,第三要有耐心給自己時間去思考。

結束這話題前,讓我們再次回到陰性能力演講現場,當時有人回應覺得翻譯成「留白」較好。其實,本人覺得很難用言語形容那到底是什麼?每個人對此的詮釋也可能不同,我覺得也很像給個案「治療空間」。

當然講師提到要精進此能力就是不斷接受訓練跟督導,這的確是提升專業能力的路徑,沒有之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