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6日更新]
這十多年來的網路時代造就了網路酸民的社群,他們通常匿名且尖酸刻薄,出沒在各大論壇、臉書或是新聞報導等任何可以留言的地方。當酸民的快樂是什麼呢?我們透過社會心理學來看看。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個稱為「去個人化」的心理效應,此概念在 1950 年代初由 社會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所提出,在多項實驗中,Festinger 發現人類傾向在成為團體的一部份時讓個人的身份淡化,但也會傾向在別人成為團體的一部份時,無視其個人身份。
這種現象會削弱我們心中的各種自制力並讓你對其他人失去同理心,也就是說網路酸民的匿名性就是會讓其對自己身份較無感,讓你感覺不太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而做出平時不會做的行為,當然也會發洩平時無法發洩的怨氣或情緒,而從中獲得快感。
你也會發現,當一個論壇有許多酸民時,通常會形成一種巨大的黑暗力量,這也是人在團體中會無形地做出認同團體的行為,因為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會使個人感覺責任分散且獲得你不是一個人的那種安全感(青少年打群架也是類似此心理狀態)。
道德感也因此降低,你會覺得風險小且付出的代價極低。
我個人對此現象深有感觸,像我經營網站寫文章剛開始是以非本名方式發表,的確在用字遣詞上較草率,後來改成本名發表,就很在乎我到底寫了什麼,發表前都會再三檢查,因為我得為每次的發表負責(當然從此就沒有胡說八道的樂趣了)。
來看看另一個實驗。
社會心理學家 Muzafer Sherif 在 1950 年代 在其「羅伯斯山洞實驗」(Robbers Cave Experiment) 中召集了12位 12 歲男童,隨機分派為兩個隔離的團體。他們待在團體中一小段時間後,這些孩子被無預警地告知,要準備進行兩組孩子間的運動競賽。隨著時間過去,這兩組孩子彼此間的敵意越來越深並且互相攻擊,讓研究人員不得不把他們隔開。之後,孩子們大大稱讚自己所屬的團體,而對敵對組極盡侮辱之能事。
Sherif 的實驗顯示就算是完全隨機的任意分組,在不同的團體間還是可能快速引發衝突。因此,團體間的競爭可能引發偏見與岐視。
這個現象從明星的粉絲團中就可看見,某位男明星跟某位女明星談戀愛,兩人的粉絲的衝突與敵對讓人害怕,也有明星粉絲間互相謾罵,有些藝人甚至被攻擊到有情緒困擾。
團體認同與去個人化會讓我們感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且有可能因此被壯膽了,匿名性更增加了不用負責的安全感,所以造就了許多酸民網路筆戰的輝煌事蹟。
有人說匿名較有隱私,我認為以人性黑暗面的角度思考,這形成的負面較果會勝於正面效果,就如同某個實驗告訴我們當人可以合理的使用暴力對待另一個人時,可能會將其置於死地。
人性的黑暗在此顯露無疑,隱藏在黑暗房間的某個角落發言很有樂趣,但同時你也失去自我,若說網路匿名展現某個真實的自我,那其實也反映出你無法在陽光下面對真實的自己。
綜合以上,網路酸民的形成與社會中無形、有形的競爭有關且隱身在網路中會覺得自己不具某身份而發表無禮的言論,這些酸民可能平日都是你我身邊的人且看起來一點都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