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更新]
有時有些個案談了幾次後表示感覺沒差別,當然個案都希望談了就要有效,不過為何有時會覺得沒效,以下是我的想法:
個案有時並未真的要準備進入諮商,也就是說僅嘗試談看看或被動式的接受諮商,比如轉介案,也就是動機不足但期望過高。試想當你做一件事動機不夠你會努力嗎?但又期望很高的話注定失望。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很希望趕快有解決方案改變現況,但不一定會在生活中做相應的改變,比如想改善焦慮我會建議做放鬆練習,但說真的願意每天練習的個案是少數,然後又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雖說在諮商中我還是會有其他回應,不過說真的當你希望問題馬上改變那在生活中要改變的是你(個案本身)而不是心理師,所以一直尋求有效方法其實沒太大意義。也有些人常說他什麼方式都試過了但都沒效,我認為還是可討論為何沒效?若能仔細討論應能找出沒用的原因,但通常這樣說的個案會很快否定所有可能性,這可能也代表該個案沒有他想像中這麼想改變。
當然,心理師的功力也有差,這就看你想花多少錢找怎樣的心理師談,當你跟某人談了3次覺得沒效又換了另一個又談了3次沒效,如果一直這樣我認為不一定是心理師的問題,也許你對於有效的定義要改變,很多症狀即使諮商很久也不會改善太多,這得認清現實。但如果你跟了某心理師談了8次覺得沒達到目標那不妨就換個心理師。
諮商有沒有效果,心理師能力大概佔一半,個案的責任也有一半,這是在進入諮商前必須有的認知。若是你已經很努力改善也花了很多時間自我探索但都不如預期,也或許不一定需要透過諮商改善問題,也可以嘗試其他身心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