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的寶寶
經過令人折騰的生產過程,寶寶從媽媽的子宮經過產道出來,當醫生將寶寶放在媽媽胸口,讓媽媽與寶寶有了第一次的身體接觸,兩人四眼相交,互相認識彼此。此時,媽媽才會放心,曉得小嬰兒是健康正常的。精神分析師Winnicott表示,人們很難相信自己夠好,好到可以孕育出優秀的下一代,總會胡思亂想,擔心自己不夠好,會生出可怕的東西。因此,新手媽媽往往都會想要盡早與寶寶接觸、認識寶寶,以確定寶寶的狀態。
除了生產後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外,精神分析師Winnicott認為,媽媽也必須要從兩種狀態來認識寶寶:一種是當寶寶滿足時,這時他通常不會太興奮;另一種是他興奮的時候。因為當寶寶發現興奮來時,其體內會掀起的感受,對他來說可是困難忍受又可怕的事,需要媽媽的幫忙,如果媽媽不知道寶寶在哪種狀態,那就幫不了他。所以,寶寶從清醒的滿足狀態要過渡到吃奶的興奮階段時,媽媽可以趕快滿足寶寶體內忽然產生的強烈慾望,消除警報,對寶寶來說可說是幸運的事。 其實,媽媽早在胎兒時期,就對寶寶的個性有所了解。當寶寶胎動頻繁時,就會猜想寶寶可能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當媽媽吃甜食時,寶寶胎動較頻繁,就會猜想寶寶可能喜歡吃甜食。在寶寶出生前,在看見、聽見他之前,媽媽對寶寶的認識早就開始了!
親餵v.s瓶餵
在產房與寶寶短暫的接觸後,媽媽與寶寶的第二次接觸,也可能是彼此的第一個考驗,即是:乳房哺乳。現今社會不斷提倡母乳的優點及配方奶無法取代的營養成分,使得大部分的母親都有較高的意願親餵小嬰兒。但哺乳工作有時並非可以如期順利,媽媽可能會有塞奶或是奶水不足的狀況,寶寶也可能無法吸吮乳房,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事。在努力後仍有困難乳房哺乳,此時若改用奶瓶,反而讓人鬆一口氣。畢竟成功的正向經驗對母親及小嬰兒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哺乳其實是母親將愛付諸行動的表現。希望哺乳順利,母嬰關係就必須是令人滿意的狀態才行。如果媽媽在餵母乳時,不斷擔心奶量不足,而感到焦慮、愧疚,那寶寶也會從媽媽身上感受到這些情緒,就算乳汁足夠,也缺少了溫暖及安全感。比起乳汁,寶寶更需要的是陪伴與撫慰,千萬不要為了哺乳影響到親子關係,反而破壞了親餵所帶來的意義。
其實,成功的乳房哺乳並不代表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精神分析師Winnicott表示,成功的乳房哺乳經驗對寶寶來說代表,一段強烈且豐富的人際關係已經展開,所有內在的重要困難,如今都要開始面對了!可知,哺乳只是小嬰兒開始面對內在困難的開端,未來有更多挑戰等待著他。
寶寶為何不睡覺?
新生兒通常夜裡醒來表示喝奶時間到了,在夜裡醒來一到兩次,並在吃過奶後就睡著,這是正常的狀態,對父母和嬰兒來說也是滿意的經驗。但當嬰兒醒來的原因不明,或父母認為嬰兒在沒有原因的時候醒來,或者嬰兒醒來原因已處理,仍固定醒來,長期以來若變成一種習慣,可能就是造成父母的大問題。而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師Dilys Daws也表示,人們在白天較能思考事情,夜晚則易讓人感到失控。因此,在漫漫長夜要面對新生兒的睡眠問題,對家庭來說是相當棘手的議題。
在【0-2歲寶寶想表達什麼?】一書中指出,要寶寶睡覺只需要將寶寶放下,但同時也表示父母與嬰兒需要分離。若父母無法與寶寶分開,那可能會衍生出父母及寶寶的睡眠問題。而面對分離,有時感到困難的是嬰兒,但有時卻也是來自於父母,或者是兩者兼具。
當家庭在決定寶寶睡覺的方式時,例如:嬰兒床放在父母房中,或設立在寶寶自己房間,就可能呈現出父母本身在面對分離的狀態,但也可能猜想與寶寶的反應有關。如果父母本身對分離感到困難,父母需先了解自己對分離的感受,因為它會影響父母如何思考寶寶的反應,而父母的反應也會引發寶寶用何種方式回應父母,造成因果不明的交互循環。若新生兒的睡眠困難無法在小時候被順利解決,將可能在未來成人時,留下其痕跡,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寶寶睡覺的問題可說是重要且須認真面對的~
在寶寶剛出生前幾個月,媽媽與寶寶的連結非常強烈,媽媽會暫時失去對外界的興趣,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寶寶身上。這樣的互動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必須的,因為成人的健康基礎是媽媽在新生兒最初幾週和幾個月幫忙打好底的,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而媽媽把所有精神放在寶寶身上的時間並不會持續太多,卻可以造成寶寶深遠的影響。因此,這段時間最好全力支持母親,讓她將所有心思都放在寶寶身上,使得母親及新生兒可以順利度過這充滿挑戰的艱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