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心理tip6 衡量風險與報酬:墨菲定律(2023年10月更新)

[本文於2023年10月17日更新]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效應,根據維基百科解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可確定它必會發生。

這樣說起來有說跟沒說一樣,是的,所以要繼續說下去…

把上面這句話換句話說就是「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根據不負責任的資料來延伸說法就是:

第一,如果錯誤有等級之分,最壞的總是會發生。

第二,若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出錯,他們總是一起出錯。

第三,當你覺得它會出錯時,偏偏不出錯;而當你覺得它不會出錯時,它就是會出錯

你可以說它是反諷思考。我們再看看有沒有生活化的例子吧!

像是:塗了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朝下的總是塗果醬的那面、排隊買票旁邊的總是比較快買到、趕公車總是人到公車站公車剛走等諸如此類。

很多人的經驗可能是你早到了,約會卻取消,或是你準時到,卻還要等。你去上廁所時,銀幕上偏就出現了精彩鏡頭。東西久久派不上用場就丟了。但東西一丟,往往就必須要用它。撥錯電話號碼時總不會打不通。點餐的時候,發現朋友點的總是比較好吃。想生的人生不出來;但想那天很安全的人,沒想到就懷孕了,是的,這些稱之為墨菲定律。

把這放在股市來解釋就是:賣了股票它就漲了,越想要賺錢越賺不到錢,延伸下去談的就是風險管理。

談到風險管理就得先思考投資組合這件事情。

擅長投資的人都知道,投資組合的存在是為了資金控管,而資金控管是為了降低風險,說穿了就是賭風險不會同時發生。

當A資產下跌時,B資產上漲,於是看起來好像風險相互抵消。但那只是假設會發生的「巧合」。

還記得2008年的金融風暴嗎?雷曼兄弟是怎樣倒閉的?是透過以為很安全的槓桿包裝金融商品,結果是裝了毒藥的糖果,最後風險失控。當初這群號稱華爾街最聰明的人以為透過連動債會把風險無限傳承給下一個人,出事機率極低,因為風險不斷往後端運送,但根據墨菲定律,就算是60億分之1的機率,它也是會發生的。

總結,墨菲定律在投資上的運用有幾點:

第一,你越在乎賺錢越想賺錢就越賺不到錢。你越認為自己是贏家,就越可能成為輸家。

第二,你越是覺得自己不會這麼衰就可能真的是最衰的那個,千萬別以為自己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啊!

第三,你會覺得總是有人比你有更多消息,別人買的股票總是漲的比較快。

第四,請自行舉一反三。

以上

the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