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散戶都認為技術分析是股市的保命符,我認為它是對的也是錯的,不然每個人都學技術分析就好,賺錢像喝水一樣簡單不是嗎?!但現實與你想的通常不一樣就是,小散戶會學技術分析就是預期透過它找到買點跟賣點,這在投機股、小股票比較常見,因為既然稱為預期心理不就是預期股價漲上去?所以我認為市場上的熱門股比較容易遇到這問題:就是小散戶依賴技術分析、盲目追求技術分析加上預期心理使得股價波動大。
技術分析嘗試預測股票走向,但我們其實都知道股票市場走勢很難預測而且股價是隨機的,當然的方向可看出來但越細部我覺得準確率越低,靠技術分析做股票跟玩電動蠻像的,但電動輸了不會怎樣,股票輸了可就是真金白銀的錢沒了,而且會有點上「癮」,你看到某個訊號出現就要動作,最後會有兩種結果:失控增加風險或控制力好安全賺錢,不過我多年看下來小散戶不是賺少賠多就是這次你判斷對了但已失去勇氣「下注」錯失機會。
盲目追求技術分析的問題點是你靠一套(或多種)技術指標來操作且會認為勝率高,這樣的預期心理會讓你很難理性判斷並做出相應行為,比如假設你以月線做為指標當某個股票價格突破月線你理當要買進,然後你買了一批當然就是期待它持續走高,但如果隔天就又跌破了,此時你是要加碼、觀望還是賣出?如果你選擇觀望,然後隔天又跌了,你會不會有點懷疑?而且你還在賠錢歐,按照紀律是要賣出,但賣了之後幾天又往上走高呢?我的意思是說你預設它會如你認為的,也許最後結果是如此但過程不一定是,也有可能你完全看錯就是,所以我認為太依照技術分析就是在下注,而且勝率不會高於50%,可能只有10%,但這是你要的嗎?多數人要的是100%的牢靠方法,但這在股票市場並不存在。
我認為技術分析可行之處在那套指標、方法只有你知道,你自行「研發」出來的而且心理強度要高,若是想承襲他人的方式複製在自己身上,幾乎不太可能如你所願,所以把它當作參考會比較合理。
那怎說可以當保命符?我認為因為線型好都不一定賺錢,那線型不好肯定賠錢,所以判斷這股票必須賣出是可行的,就是少賠一點避免虧損無法負擔。很多股票都是事後看比事前看來得準確,人們很難真的事先看出這檔股票大漲,會漲是人們「認為」它會漲,所以看到這你應該知道其中奧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