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更新]
近日(2017年2月)參與敘事治療的對話與督導各一場(督導為吳熙琄老師),最大的體會是關於「對話」這事,基本上我認為分享、傾聽與對話是不斷交織而成。
「對話」是抽象的概念,除了某些特定的問話技巧,其實並沒有太多具體的指引,不過很需要真的聽見對方內在想表達的然後回應與提問,而這樣的交流帶來舒服、療癒及放鬆的結果。
我越來越覺得諮商中的對話一點都不神奇,神奇的是當事人自己內在所創造出來的回應、思考。
所以,在對話中當事人是一個主動者:主動思考分享及投球;諮商師是被動者:持續回應與回球。這就是很多人覺得後現代治療,沒有什技術的原因,它是一種形而上的思維,希望能對人好奇與貼近靈魂。
好的!真正重要的現在才要說,請不厭其煩地繼續看下去吧…
這次督導中討論到一個議題:關於諮詢(顧問)我們在做此工作時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思考的?
這個工作(諮詢)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也許你也可以想想如何透過後現代的思維重新看待顧問這個角色。
參加敘事團督非常多年,岔題一下先簡介一下團督流程:
- 團體成員分享近況
- 提案者對今天督導的期待分享
- 分享提案內容與對話
- 透過上述對話回到期待有何想法?持續對話
- 迴響團隊見證與受督者的感受
- 受督者如何感謝今天的自己
- 結束
其中涉及隱私的部分就跳過,直接來說說關於諮詢(顧問)。
諮詢通常是給予較多的指導,如給建議或提供知識(訊),是目標清楚的會談歷程,其中的情感交流較少也較中性,而後現代的顧問(諮詢)仍是需要在接近平等且舒服的對話中展開,而不是上對下的關係,將受諮詢者當作是一個有能力、非病理化的人,他是擁有處理問題的知識與技能的人,而顧問是提問與提供專業知識,透過給予知識與提問讓受諮詢者再次思考自己原有的東西如何結合新的知識去處理自身面臨的困境,對話仍然是重要元素,而非只是教育與給建議而已。
當然,在此諮詢關係裡,每幾次可訪問受諮詢者對於顧問所提供的服務「哪些是有幫助?」、「哪些覺得用不上?」、「你覺得我提供服務的方式你覺得如何?」,例如:我很直接,而你對於我的直接的感受如何?「哪些我沒做而你覺得我可以做的部分?」等。
如果說諮商歷程中諮商師是治療工具,而顧問歷程中諮商師就是資料庫,每當工作一段時間後就可做這樣的訪問,不管如何,答案永遠在當事人身上。
另外,這次也提到因網路發達帶來的界線議題,稱之為科技倫理。
這牽涉到雙重關係,諮商的訓練強調的是「單一關係」的有效性。後現代哲學裡對於「雙重關係」有較多一點的寬容,認為自然的雙重關係是可接受的,例如:案主透過臉書與治療師約時間或討論專業問題。不過,會帶來困擾的是當事人在臉書找治療師通常都不會是要討論專業問題就是,至少我的經驗不是。
我在這幾年(2020年至今)使用line@與個案約時間是沒什困擾,不過的確有結案個案想聊聊,我都會拒絕並告訴對方我的服務是收費,他必須申請政府方案或自費,個案們都能理解不過有時對方是傳文字訊息我就是回個貼圖或提供免費資源,這包含我不會曝光太多個人生活在臉書上、網站上,會寫在文章上的都是我想分享的,但也僅於此而已,這是我透明化諮商師自己的方式,分享是一種交流但非社交,維持專業界線還是需要的。
以上,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