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5 | 「竹科工程師妻子攜子自殺」事件隨想:憂鬱的人為何想死?(2023年3月更新)

[2023年3月29日更新]

2016年5月初社會新聞版出現了竹科工程師太太攜2子自殺報導,讓人不禁唏噓。報導中,該工程師哭喊著為何連孩子都帶走,而看這則新聞的你大概也會有此疑問。也許也會勾起你以前對類似新聞的回憶,例如在家燒炭自殺全家人身亡之類的。

我會先思考的是這個人為何自殺?根據報導,該太太有身心科就診紀錄,也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憂鬱問題一直都是自殺的高危險群,尤其是老人患有憂鬱更是危險,不過看來死者可能是產後憂鬱多年。

我認為大部份的人可能都有輕微憂鬱過,但真正感到憂鬱可能還是少部份。憂鬱是什麼?它會讓你負向思考(嚴重點就是憤世忌俗),也會讓你吃不下睡不著,腦中徘徊著許多事情,可能也伴隨焦慮或緊張。你可以想像成它是一種無聲的怪獸壓在你身上,讓你無法掙脫的感受,每天都處在無力狀態。

我也認為每個人在人生某個階段都可能出現真正的憂鬱,只是早與晚的差別,例如青春期的憂鬱或是產後憂鬱,也可能是中老年憂鬱等。

我讀研究所前(2001年間)曾經憂鬱過,但因為吃了半顆百憂解就很不舒服快變躁症因而斷然不吃。記得,當時跟朋友去看電影,幾乎無法安靜的坐著實在令人害怕(該高興的是還沒病的太嚴重)。那種日子是很壓迫且無法呼吸的,你不知道活著要幹嘛!依稀記得,我有半年的時間一天只泡一包三合一麥片喝,其他時間只能躺著。那是地獄般的生活,看到這你應該可以理解憂鬱為何想死?因為,這種生活跟死了差別不是很大,而且通常不會是一兩年的事,這可能是四五年甚至更久的生活樣貌。

你會如何解讀自殺?自殺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有想過嗎?應該沒人敢想自殺的好處是什,這完全挑戰了生命是有價值的價值觀。

自殺是把自己推入死亡,那是一件艱難的事,報導中的太太擔心自己得癌症的想法,不管是不是真的還是其想像的,都是反映出她對生命的恐懼、恐慌,以及對死亡的害怕。

她在掙扎中的絕望你應該可以聞得到,文中提到說她累了,真正的涵義可能是「我很孤單與無力,日復一日的生活怎樣才能有希望, 繼續等死的意義是什麼?」,也許她不想繼續等死,所以自己動手。自殺是人認為的一種出路,所以會有跡象與準備,如寫遺書或是無意間的道別。

當你會納悶人為何自殺時,其背後的價值觀可能是「好死不如賴活」、「生命是有意義的」、「自殺是不好的」等之類的,但你確定這適用每個人?大約有5%的人會真正自己動手並確定殺害自己(有些人是想死不敢死)。

自殺是需要勇氣,而那勇氣的背後的痛苦才是真正要去面對的,是怎樣的痛苦感支持她殺害自己與小孩?這就留給你想想。

再談談為何攜子自殺?這題很難。

我曾經想過若是我是她自殺會不會帶著小孩一起,我覺得我會耶!因為不相信沒有我小孩會過的好?那就是沒有我小孩會活不下去的想法作祟。

這很常出現在台灣文化中,父母大多較掌控小孩,隱藏著「不信任對方」、「要配合我的期望」、「以我為中心」的思維等。

貝克的憂鬱理論說道憂鬱者是以負面思考來看自己與解讀自己的經驗、對未來感到憂鬱。在認知扭曲中有二分化、選擇性與獨斷性推論、誇大與貶低、個人化等,而上述的想法就可能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扭曲認知。

台灣的家庭主婦社會地位不高且環境通常不支持她們,覺得她們做的事情可有可無也不是太難(誰都可做的意思),所以無形中會貶低家庭主婦(煮夫是另一種現象,不在此討論範圍)。

而有憂鬱傾向的人很容易自己對號入座=我沒用=小孩沒用。當然,華人文化中小孩是父母親的附屬品不是個體也是普遍存在的現,沒用的人一起走可以減輕有用的人的負擔,也不無可能。

這很難有真正的答案,因為沒人知道報導中的人的生活樣貌,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憂鬱狀態下接收訊息與解讀訊息會有謬誤而那就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地方。

舉個例子好了,有次我在講課時,某同學嘲笑某同學說他是瘋子之類,我說不要說這種話,這是一種歧視,另一個同學就跳出來說老師你也歧視我們。見鬼了?這個解讀打哪來的?

所以,要理解這樣的狀態,你得細細了解其訊息處理系統如何運作,不是看看報導就可以推論出來。

以上與你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