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3 | 「親愛的房客」觀後感:愛、關係與家的探尋

這幾年我沒什在看電影了,2020年的「親愛的房客」是我少數有看的電影,它算是同性議題,也包含收養、死亡等議題,當然最終談的是家的議題。

健一在男友過世後照顧他的母親及兒子(悠宇),也領養了悠宇,直到其母親過世引發的財務糾紛道出了的人性中的溫情與絕情。

你會很快樂嗎?我會飛到你在的地方

華人傳統的家庭是父母、婆媳、子女、姻親等關係組成,這部片也不例外,只是媳婦是男的而婆婆從不承認到接受也是經歷內心煎熬,健一透過照顧他們來撫慰其喪偶的傷痛也延續其生存的意義,我相信眼睜睜看著自己伴侶死亡的無力感會使人很難再繼續原來的生活,我也曾遇過一位個案有類似經歷且他很遺憾伴侶沒有其他家人好讓他照顧,他常說如果有孩子能照顧會覺得伴侶還活著還在身邊,所以我想這也是健一處理悲傷的方式:他沒辦法說出悲傷,只能帶著沉重步伐往前。

即使是新世紀的現在同志仍是不太被接納的族群,對健一來說的日常幸福在其身份曝光後全翻盤,無法正常工作且因小叔質疑其收養動機造成孩子對其的不信任,直到他寫了那封信…

愛是很純粹的東西但在現實中它很複雜,涉及利益爭奪、關係定義、性別角色、法律條文…,這部片並沒有灑狗血的表演,但你能深刻感受到家人間的愛恨情仇,像是陳淑芳飾演的阿嬤(母親)就是我們每個人家都有的老年人形象,你可以說她很情緒勒索,但這不就是華人家庭的羈絆嗎?你我家可能也有個像立綱(小叔)這樣的家人,做了很多工作想功成名但對家有些疏離,等「家變」後才又重新思考家對其的意義;健一則把悲傷藏在心中,堅強的扮演他的角色,有時也忽視內心需求跟感受,這也是我們常見的父母形象,它的故事很日常卻也挑戰了家的傳統定義,在家人關係中我們都尋求歸屬感、依靠感,同時也必須經歷這樣的情感衝突才能清晰地看見愛在哪。

雖然現在家的組成已多元化,有時不一定名正言順,但在死亡面前有時還得名正言順才有機會做某些事,像是健一收養悠宇就是為了確認彼此是對方的誰、確認彼此的心意,你說沒收養他們就不是父子嗎?在情感上是,但有這道手續也讓他們的線更緊密,沒有法律關係有時就是不能完成某些心願,這是社會規範賦予關係的權利。這部片感人的地方是它觸碰人們內在對關係的羈絆、衝突、愛、恨….,有時無能為力但也可以尋求和解,與自己和解也與家人和解,我們始終都希望能「回家」。

我會很快樂嗎?在夢裡一起回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