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轟轟烈烈地舉辦了,接著風風光光結束了雖然有零星的事故影響活動進行,但瑕不掩瑜,本次賽會仍獲得許多好評。
更值得開心的則是中華代表隊拿下了26金 34銀 30銅,國家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韓國的好成績。在政府大力宣傳、主場零距離觀賞優勢和媒體大幅報導之下,本次世大運在全臺引起了極大的迴響。售票數甚至超過八成,遠勝2015年的光州世大運。但創造獲獎歷史、並身為賽事主角的運動員們,是否會隨著風潮消退,也逐漸被人們淡忘。而歷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或「書念不好才去練運動」的刻板印象,是否能在運動員們創造如此光榮後而改變呢?
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是所有運動員追求的目標。
但除了生理和技術上的訓練外,仍需要在心理上提供更多協助,才能使選手們能從一次又一次超越極限的訓練與比賽中倖存下來。
「心理」一詞看似抽象,但若是想成「大腦」就能夠更加具體。運動比賽似乎是體能和生理上的比拚,但實際上一切仍由大腦—心理主導。運動心生理學的研究指出,在缺氧的狀況下,人體的運動表現會比一般的情況差,但深究其中機制發現,這並非因為身體軀幹無法獲得足夠氧氣,而無法運作。
而是大腦因為缺氧,無法支配身體而導致。因此,當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拚戰時,實際卻是各選手的大腦互相競爭。必須有極為發達的大腦,才能帶動軀幹、四肢精確的運作,因此產生優異的運動表現。透過科學研究,已可證實「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句俗諺是有謬誤的。
重複的操作與練習能讓運動選手的技能更加熟練與完善,這是透過一再的刺激讓神經產生習慣,因而當身體再次接受到刺激時,就能不需要經由大腦思考,直接產生立即的反應。然而要讓神經與身體去習慣,進而產生反射反應需要很長的時間,此過程通常都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但運動選手們卻能夠經年累月的從事此種訓練,這或許是因為是他們在動機與意志力方面,優於一般人之故。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各種動機,去決定是否從事各種活動。當然,所有動機中,最強大的就是「出於樂趣而為」的內在動機,但從現實角度來看,人們在決定是否從事某事時,往往是受到「應該」、「不得不」這種外在動機的驅使。例如:應該要好好念書,否則爸媽會生氣;不得不去工作,否則就沒錢。一旦這種外在動機消失,我們就再也不會去從事這樣的活動。事實上更多時候,明知道「應該」、「不得不」,我們還是決定不做某些事,而會選擇較輕鬆的路走。
而是什麼動力,在驅使著運動選手們,經歷長時間、高強度的專業訓練-早上六點多起床訓練、吃著因為體重考量,而不那麼美味的食物、忍受烈日的照射、教練的責罵、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重複著相同的訓練呢?即使受傷、即使疲憊、即使失敗也不屈不撓,願意再接再厲?
優秀的運動選手們對於自己的運動專項都有強烈的內、外在動機,並且能把這種動機,轉換成堅忍不拔的毅力,讓他們即使遇到挫折或阻礙,仍能堅定地在選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這是非常值得讚賞與效法的。事實上,運動選手優於一般人的不僅僅是體能或運動技術,還有強大的意志力,讓他們願意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並能一再自我突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