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訓練過程中督導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在學習歷程中也是花最多錢跟時間在這上面,當然我並不知道現在市場上的心理師們自聘督導是多數還是少數(至少在我學習時是少數),不過這不是本篇重點就是。
眾所皆知,心理師是有督導制度,在研究所實習階段都會有機構督導,不論是行政或實務上的督導都有。拿到執照後不論是兼職或全職工作,只要跟機構合作多少也會有機構內的內聘跟外聘督導,有些機構會定期舉辦個案研討會或定期的團體督導,除了這些外當然也可以自行找適合的督導學習,當然也有人根本不喜歡有督導制度,認為督導就是在挑心理師哪裡做不好等。不論實習或機構的個別或團體督導我都參加過,同時也自己找督導,從研二的兼職實習開始我就自己找督導學習,不過我也沒找過幾位督導,總共就3位而已,但時間都很長就是。
為何實習單位或合作機構內都有外聘督導那為何還需要自行找督導呢?別人我不知道,但至少我認為機構提供的督導並非有助於專業成長,有些督導甚至沒有實務經驗,以理論來討論個案,基本上這也可行,因為深厚的理論基礎的確是學好諮商的重要基石,但很遺憾的是個案終究是個人,若該督導沒有大量的實務經驗,心理師在被督導過程中基本上很難跨到下一個階段,容易變成說的一口好諮商但做起來就不是那樣。
不過這並非說機構提供的督導時間不值得參加,基本上有些督導的確會讓人不舒服或有貶抑之意,但不代表他說的話不值得思考,因為透過督導制度增加心理師反思能力並且提升接案能力應該是心理師的職責,也是一種職業道德,不然就像是有些個案說的如果跟心理師談話得到的回應跟朋友差不多那要諮商幹嘛?!也就是說不是拿到執照就代表有能力做諮商,這只是入門票而已。還有個問題就是機構提供的督導的學理背景不一定跟心理師本人相符合,因此尋找適切的督導還是必要的。
那若畢業後不喜歡參加機構督導(或也沒這樣的資源)也不想自己聘督導可行嗎?應該沒有不行但基本上諮商能力就停留在研究所畢業階段而已,即使後來有大量接案能夠再進步的空間應該很少,至少我是這麼認為,而且沒有被長時間的督導經驗很容易將自身的價值觀投射到案主身上,這是上再多訓練課程也改變不了,沒有被督導就不會有修正的機會,當然個案的反應也會直接告訴你就是。
結論就是學諮商基本上除了讀書以外還是要有老師教,也就是督導,好的心理師要有後設認知的能力,這其實要仰賴被督導及不斷的反思自己在幹嘛,心理師的諮商意圖需要不斷的澄清與反思才不會有過多的反移情。心理諮商強調自我覺察,心理師沒有在實務訓練中持續的自我覺察是要怎麼協助個案自我覺察:你永遠給不了個案你沒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