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職場4 | Sicin網站經營2017年年底回顧:拒絕妥協沒意義的現實,何謂諮商?心理師是為生存還是真的想做好個案?!(2023年5月更新)

2017再見,2018你好。

從2010年1月開始陸續寫文章到2015年9月正式經營Sicin以來,我經歷寫作的高峰期與低潮期,從個人執筆到團隊合作,也遇到網站硬體問題,差點經營不下去,也沒什在寫文章(不過2018年到2022年真的沒寫什文章)。

幾年過去(2015至2017年底),也在思索心理專業之於人們的意義到底是什?

大多數民眾對於了解心理這行在幹嘛興趣不大,對於「心理」能解決問題較有興致,恰巧「解決問題」並非心理諮商的目的,因為遇到問題的人是你,而非心理師,只有當事人才能解決問題。

那諮商到底在幹嘛?

它是增加你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過程非結果,剛好與大眾想的相反。

在這專業有個現象大家都知道:辦得起來的課程都是以專業或半專業人士為主,辦不起來的課程都以社區民眾居多,這是個畸形現象。

在今年(2017),諮商界提出專科心理師的議題引起軒然大波,如果心理知能推廣無法普及,連辦個衛教活動都沒太多人參加,那何須要專科化?當然不需要。這些年來,我越來越覺得心理師並非是個太好的行業。

為何?

第一,心理師多靠政府計畫案的經費支持,近年因社會事件而增設的諮商師職缺,多是在做行政,實際做實務的兼職心理師反而被壓縮,有全職就不太需要兼職。

第二,政府計畫案對兼職心理師也不太友善,有些是鐘點費陸續減低,有些則是秉持「你不做還有一堆人排著做」的態度,當然願意配合的心理師也在這共業當中。

如今,成為一個心理師面對的不是治療成效而是生存問題,為了生存妥協,專業環境日益惡化指日可待。

再來,就是民眾對於支付心理費用的態度,很多人希望談個幾次就有效或解決問題,這是不符合現實的期待,諮商的設計本身是先增加當事人的覺察才有改變的可能,這絕對要長期諮商才會發生。

不過,你若是諮詢個幾次就滿意當然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很多人想要低費用又速成又有效,這真是強人所難了。

最近(2017年底),又看到司法心理師的次專業訓練,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多這樣的課程:一個繼續在老鼠圈裡的遊戲,而我最後決定不當老鼠。

我不知道離開這種訓練輪迴付出的代價有多高,但可以確定的是繼續在這遊戲裡也扼殺了我某些東西。

這些訓練可以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專業能力?還是只是創造看似美好的職場環境與信仰,而最終得利者仍是已經上位的老師們?答案未知,我只知道我已經拒絕再玩。

這是個有點感傷的選擇…

但心理、諮商仍是我的興趣與繼續往前的專業旅程,也期待在2018年與Sicin繼續一同旅行,如划著小船在茫然大海裡冒險,也許遇到颱風翻船,也許幸運地度過大浪,更也許靠岸在到全新的陸地,這令人不安,也感到興奮。不管結局如何,還是在這時刻先說聲新年快樂…

2018年起航,邁向未知

1 thought on “心理職場4 | Sicin網站經營2017年年底回顧:拒絕妥協沒意義的現實,何謂諮商?心理師是為生存還是真的想做好個案?!(2023年5月更新)

  1. 後記
    重新編輯這篇,我想我這個人骨子裡還真的沒變,曾經為了現實妥協但那種就不是我,如同部落格的副標:成為你自己,這句話是寫給自己看的,年紀漸長應該更社會化,但對我而言還是強人所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